聚焦扶贫攻坚主战场
这些年来,有不少人在说着中国崛起的故事。如一头巨象,而且在移动,人们摸到的往往是不全面的一部分。如一座大山,处在地质运动中,有人在节节升高的山峰上扬眉吐气,也有人在几近沉睡的山沟里佝偻前行。这一面,那一面,都是真实的中国;你一个,我一个,都是同一家园里的中国人。
或许人类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今日中国这般复杂多面,只是有的舞台观者如云,有的场景黯淡无声。我们有时知道得太多,消费了大量“虚拟”的信息;我们有时知道得又太少,远离了真实的生活。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热闹的春节前后,怀着温情,带着敬畏,《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赴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深入贫困乡村,去寻找大山深处的中国。
六盘山区一位年轻人问北京来的本刊记者,搬出去是不是就能打电话?这一问超出预料,问出了咫尺之间人与人的距离可以到何种程度。这距离,不仅在于地理意义上,更在于心理,在于相互的认知隔离,在于俨如两个世界的想象空间。
乌蒙山区一位老人得知在外打工的子辈不愿回村后,半晌无言。这沉默倍显无奈,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外面的世界依然更精彩。留守还是离开,满足抑或追逐,都是让人纠结的选项。
中国崛起的大故事,正是夹杂着这样无数有待解决的小命题。13亿人的总数,创造了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而按中央决定的最新扶贫标准,对应的扶贫对象约有1.28亿;这一数量,就已算得上一个大国的人口,1亿多人的小命题,加起来是一个何等大的挑战。
每个群体的人自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外人的关注和感受未必准确。至于总有调查说,贫困人口的幸福感更强,便不知调查者自己是否挨过饿,上不起学,挤不上火车。很大程度上,贫穷是一种社会病,不只是关乎表象的衣食住行和直接的收入,更关系到提升境遇的能力,寻求幸福的机会,确保尊严的权利。这是一项国际共识。
在社会主义旗帜飘扬的大地上,在中国整体崛起的前提下,在国家扶贫新十年规划颁布的基础上,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已被中央确定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将得到特殊支持;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将统筹推进。我们有理由期待,新阶段“脱贫致富”的战略蓝图能如期实现。
(文/汤耀国)
新一轮扶贫“整体战”
由于片区的特殊性,比起常规做法,其对于扶贫政策的综合性、差异化的需求更高,对于扶贫政策及其他政策的实施效果需求更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仁贵 实习生 张萌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一场划分片区、多管齐下的扶贫“整体战”打响了。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纲要》)随后公开发布。扶贫新战略的重点,部署在14个特殊片区。
这14个扶贫主战场中,西藏、四省(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此前已被明确实施特殊政策,其他11个则属新“捆绑”出现的“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对《瞭望》新闻周刊说:“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既是对以往工作思路的继承,也是一个创新。”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黄承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在多年扶贫开发中,国家探索出“整合力量、连片开发,集中攻坚、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划定片区、实施连片扶贫攻坚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连片特困地区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等特点,扶贫部门采取先行试点、逐片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分期分批推进的方式实施。
2011年11月1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湖南省吉首市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会议之前,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这是11个片区中首先完成的规划。其他10个片区也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规划制定,分批组织实施。
为什么是现在
范小建对本刊记者说,我国的贫困分布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上世纪80年代也曾划分过18个片区,后来逐步调整为扶贫工作重点县。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面上的贫困有了较大缓解,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却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和社会产业发展明显滞后,贫困程度深,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是短板中的短板,改变其落后面貌必须举全国之力打一场攻坚战。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强调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符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范小建强调解决好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对于新形势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生态安全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011年初全国人代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已提出,“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到2011年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11个连片特困地区最终得以明确并进入公众视野。
对片区扶贫理论及规划体系有多年研究的黄承伟分析,过去十年扶贫规划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之后,留下的难点就需要有更具针对性的举措。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在分布上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态势,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根据这一现实国情,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帮助连片特困地区在2020年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便成为未来十年扶贫开发战略及路径的必然选择。
多次参加《纲要》草案讨论的中国社科院农村所贫困室主任吴国宝对本刊记者表示,需要从历史和现实背景来理解新时期的片区扶贫,现在国家财力大幅增长,有能力、有条件对片区进行集中规划和治理。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调整是在1986年,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一年也提出了18个贫困片区,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贫困人口呈现出一些区域集中的局面,但18片贫困区覆盖人口众多,受限于当时的国家财力和管理能力,片区主要是做研究分析之用,在规划、管理以及决策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贫开发政策第二次调整。重新调整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增至592个,更多的贫困县连接在一起,为日后的连片扶贫打下了基础。
吴国宝说,根据过去的扶贫经验,政府扶贫在解决片区所面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问题方面成效显著。据此设立片区目标,既包括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巩固温饱成果等内容,也重在解决片区发展所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约束。
新的十年扶贫规划一举把国家扶贫标准提高92%至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与每天一美元的国际扶贫标准线差不多,根据测算,到2011年底,中国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约为1.28亿人。黄承伟表示,按划片扶贫的方式,特困地区内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估计不会低于30%,因此,片区内不仅要实现人口和群体脱贫,其公共服务等水平也应达到和国内其他地区基本持平的水平,这关系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哪些县能进入
据受访人士介绍,11个片区的划分,是在充分认识贫困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实施。
各片区区划以县为单位计列,确定过程中有两个重点考虑因素:一是在全国的经济排名比较低,二是可连成一片。吴国宝介绍,过去的592个贫困县,分布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则相对分散,此轮片区包含680个县(包括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另有其他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不在其列。
黄承伟介绍,按照全国所有县倒序排名的办法,排名最后的600个县中,有88个没有进入到片区,主要因为这88个县没有与其他贫困县相连,无法构成片区。
另外还存在“开天窗”的情况。黄承伟表示,在片区中有个别县并非贫困县,但也纳入片区一起规划,只不过不享受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政策。比如在武陵山区,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覆盖71个县,但实质上享受片区政策的贫困县为64个,有7个县因不完全满足指标开了“天窗”。
片区内发展约束、发展条件的类似性是片区划分的又一重要考虑。“如果仅仅是一些挨在一起的县,而彼此之间却没有什么关系,那么片区划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吴国宝说。
具体到划分的指标上,基本依据为2007~2009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的三年平均值,并与西部地区同三项指标平均值相比较,低于西部地区平均值的县进入片区初选县名单,再排除不集中连片的县,最终确定进入片区县的名单。
实际操作中,除了以前述三项指标为基础外,还考虑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等因素,采用不同权重进行测算,研究比选了多个方案,最终在全国划分出11个连片特困地区,加上中央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一共14个片区被确定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黄承伟介绍,这次划分的片区多数都跨省区,从社会角度看,多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包括青藏高原、沙漠化区、黄土高原和西南大石山区等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从发展阶段看,集中体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不足的地区,部分地方社会稳定问题也比较突出。
根据本刊记者了解到的权威数据,初步估算,新划分出的11个片区包括505个县,国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亿,其中农村人口约1.9亿。如果把西藏、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加进来,国土面积更高达339万平方公里,人口2.36亿。
按2007~2009年三年平均计算,这些地区的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50元,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2元,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元,分别相当于西部平均水平的49.1%、43.7%和73.2%。
有什么好处
为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专门修订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于2011年11月印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新规明确规定,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投向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其中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坚持向西部地区(包括比照适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贫困地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边境地区和贫困革命老区倾斜。
除专项扶贫资金外,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还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这些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在2011年12月6日关于《纲要》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表示,财政部将按中央部署保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快速增长,进一步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扶贫开发方面的综合扶贫投入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增幅将达到20%以上,并且按照政策要求,把新增的部分主要用于“11+3”片区的发展。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纲要》提出的政策保障还包括: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国家新增社会保障投入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市)试点,等等。
范小建指出,连片特困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把这块短板的问题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将在连片特困地区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将发挥更大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纲要》的逐步实施,到2020年,一幅‘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美好图景将展现在国人面前。”范小建说。
发展与扶贫双目标
目前,除先行试点的武陵山区外,其他10个片区都在赶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待实施。
黄承伟表示,由于片区的特殊性,比起常规做法,其对于扶贫政策的综合性、差异化的需求更高,对于扶贫政策及其他政策的实施效果需求更高。
他认为,片区扶贫规划首先需要体现出扶贫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如果片区规划定位于发展,则更像是区域发展规划,而不是带有特定扶贫目标的扶贫规划。如果片区规划仅仅满足于扶贫,甚至大扶贫的要求,也难以实现片区贫困问题的最终解决。
其次,“片区扶贫开发规划更需要加强行业之间的相互衔接、更需要体现对片区整体新的扶贫开发需求的回应、更需要为动员全社会支持扶贫提供平台。”黄承伟由此认为,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仅对于扶贫部门是项新挑战,对于“大扶贫”涉及到的各相关部门也同样是新的挑战。
依据当前要求,片区扶贫规划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片区发展既要有综合性规划,也要有专项规划。片区扶贫规划的定位是统筹解决片区内与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对未来一定时期扶贫攻坚的统筹安排和部署,是扶贫开发资金安排、项目审核、监督考核的主要依据。
其原则是与新十年《纲要》确定的目标一致,突出两个核心:一为减贫,即减少贫困人口;二为增收,即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同时,还需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子目标,要围绕目标提出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具体的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和资金整合方案,分解落实相关部门的具体任务。
黄承伟还分析,资源、人口比例失调和资本短缺造成的生产要素难以有效结合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停滞、部分人口陷入贫困的根本原因,反贫困的对策在于促进区域内外要素的流动,协调区域内资源、人口关系,同时积极借助外力如资本、技术、组织制度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他认为,片区扶贫最终需要完成六大任务:建设区域发展骨干(基础)工程;发展特色产业群;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人力资源开发。
内外协调
“片区虽已基本划定,但一个片区横跨几个省,如何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成为最突出的问题。谁来协调,如何协调,规划如何编制,由谁审批,如何加大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都需要深入探索。”黄承伟说。
范小建对本刊介绍,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组织实施主要在现有行政体制下进行。需要跨省协调的重大事项,可以从以下4个层面加强协调:一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为扶贫攻坚协调小组,负责总协调;二是根据国务院批复要求,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对片区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三是国家已经明确,每个连片特困地区都有一个联系单位,负责协调推动规划的组织实施;四是片区所跨各省在中央指导下,建立跨省协调机制。
片区内部协调之外,片区与片区外的协调也要统筹。在针对片区的支持政策日趋明朗的当下,未划入片区的原重点县的担忧也逐渐表现出来。
吴国宝根据他的调研情况说,有片区之外的贫困县存在不能享受同等政策的担心。个别地方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A县原来是贫困县,享受贫困县政策,现在A县和片区中间隔着B县,这使得A县没进入片区,所以A县就想让B县也进入片区,以让自己能享受到片区待遇。
据吴国宝观察,片区内部在三大基础指标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如果确定比较低的标准来划分片区,针对性更强,但可能就难以连成片,目前的状况实际上是围绕规划和管理上的规模经济性,淡化了一些内部县与县之间的差别。
他表示,未纳入片区的贫困县担心不无道理,比如14个片区680个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在片区的原重点县就未规定享受这一待遇。根据目前的政策指向,新增的扶贫资金主要用到片区,2012年的扶贫资金按照中央已确定原则,增加的比例不低于2011年,即在2011年270亿的基础上增长21%左右,也就意味着增加的50亿~60亿主要都用于片区。
“当全社会都把焦点都放在片区之后,中国的扶贫并不是都解决了。”吴国宝认为,作为一种扶贫规划和扶贫管理的新方式,划分片区有其合理性,但这种规划和管理的组织形式还不能覆盖全国全部或者大多数的贫困人口;这就要求在注重片区的规划和管理扶贫作用的同时,同样关注片区外的贫困人群。
事实上,《纲要》在突出片区主战场之外,同时注重片区之外的重点县和贫困村。根据《纲要》规定,原定扶贫工作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也不会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