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评媒:大型群体活动如何避免踩踏惨剧?

2015年01月01日17:56     第123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作者信息

云清

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跨过2014年,当人们睁开眼,迎接2015年的第一道曙光时,却看到那些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事件死亡的人,时间永远停留在了2014年。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通告,截至2015年1月1日上午11时,发生的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

  大型群体性活动中的踩踏惨剧已不是首次。2004年2月5日晚,在北京密云举行的元宵灯会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37人受伤的重大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少一些的踩踏事故更是频繁。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人群聚集主要因为跨年灯光秀,尽管今年的灯光秀已更换地点,但很多人依然按照前几年的惯例,早早到了“最佳观赏地”陈毅广场。

  事故原因还需要调查,但为什么总是发生踩踏事故?

何为大型群体性活动?

  踩踏事故多见于大型群体性活动。

  以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为例,在法律法规意义上的“大型群体性活动”指的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 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体育比赛活动;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

  据此,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

  就“大型”而言,不仅意味着活动的规模大,涉及的人、财、物或者涉及的部门、组织数量多,而且也意味着活动的结构或者关系复杂。

  就“活动”而言,“大型活动是一次性活动、不会再重复发生或至少不是经常发生的。”

  《条例》明确规定了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承办者发现进入活动场所的人员达到核准数量时,应当立即停止验票;发现持有划定区域以外的门票或者持假票的人员,应当拒绝其入场并向活动现场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报告。

  公安机关根据安全需要组织相应警力,维持活动现场周边的治安、交通秩序,预防和处置突发治安事件,查处违法犯罪活动。

  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的,安全责任人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但外滩这次是否属于大型群体性活动,尚难以界定,因为今年这里取消了以往举办的灯光秀,很多人是因为不知情而来此导致聚集,如果事发地点无明确单位举办的确切活动,那么只能说是人群的自由聚集,则无法界定主办方及其责任。

  不过即便如此,政府发现人群高度聚集时,也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哪些因素可以引发大型群体性活动事故?

  1月1日,《中国经营报》刊发文章《今天,我们不说新年快乐》,提到“但凡这种事故的发生,即在没有任何灾难、袭击突发的情况下,却产生盲目的拥挤、踩踏,进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原因无非有两个:第一、行政管理环节出了问题,风险控制的预案出现漏洞;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文明教育环节出了问题,公民素质有待提高。”

  南大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曾指出,“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

  在高密度的人群中,一个非常规动作都有可能引发连锁性反应,形成群体集聚中的“羊群效应”。高密度的群体聚集会进一步放大人群的惊慌和拥挤,彻底破坏群体性活动中的秩序与稳定。

  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羊群效应”引发的惨剧早有先例。2005年8月,来自巴格达及外省的约100万名穆斯林前往巴格达北部的一座清真寺,参加一项重要的宗教庆祝活动,途径底格里斯河上的阿扎米亚桥时,忽然听到有自杀式袭击的传闻,导致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至少965人死亡、465人受伤。

  2012年,《上海城市管理》刊发文章《城市大型群体活动的安全风险与管控路径》,总结大型群体性活动风险,人员踩踏,火灾,恐怖活动都是大型群体活动有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在大型群体活动中如何保证人员安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提升安全意识,执行保证公共安全的制度,和专业化管理来尽量规避风险,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潜在的风险最小化。

  而我国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管理普遍存在领导体制不完善、领导层繁杂、指令缺乏权威性等情况,再加上有时政府机关领导也会分管,因而造成权威指挥者定位不明。

  回顾2004年的密云彩虹桥踩踏事故,有关12名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撤职、行政记过、党内警告等党纪政纪处罚,并将事故中涉嫌玩忽职守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孙勇、陈百年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在此次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中,上海市政府关于跨年夜外滩人流的预警亦是媒体关注焦点。

  在大型群体活动中,预防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占防范的主导。

  专栏作家邓璟通过自媒体平台发表文章《致命而又被忽视的0.75㎡预警信号》,提到,复旦大学博士后朱春霞在2004年的毕业论文中,曾结合中外踩踏事故研究指出:景点室内达到1㎡/人、室外达到0.75㎡/人,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很明显,有关部门掌握的信息不足,导致误判;有关部门未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造成失职。

  同样是大型群体性活动,《财新网》还列出了纽约时代广场新年倒数的案例。

  在纽约时代广场,每年会有来自全世界的数十万人涌入曼哈顿中城的那块小小的地方,观看水晶球落下,聆听新年钟声敲响。

  自从911恐怖袭击之后,时代广场的保安一直是纽约市警察局的关注焦点。

  时代广场的人流管理主要依靠两条措施。首先是广而告之,让所有打算参加活动的游客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第二大措施是分而治之。

  为避免发生踩踏,纽约警方将时报广场及附近街道分割为不同方块,分片控制人流,以防人群拥挤。

  从12月31日下午3时开始,警察用防护栅栏将广场从中心起分片隔离,待容纳一定数量游客后,预留出紧急通道,封锁该片,只出不进。如此依序一片一片拓展开去,直到满足所有游客需要。派对结束后,按先外围后中心的原则有序逐步疏散人群。

  而关于疏导人流,亦需要专业的训练。

  文章提到一则经典案例:

  1979年4月22日,美国《恐慌管理》一书作者马西森接到底特律警官的求助电话:在一个坐满7万人的体育馆内,有人安放了一枚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警方需要通过广播向7万人发出疏散通知,但怎么才能规避人们惊慌失措在出口处形成灾难性拥挤堵塞呢?到底该怎么办?应警官之邀,马西森起草了一份通告并在体育场广播里播放了4次:“一场大火正在威胁着体育馆前面大广场的汽车,请所有司机立即将自己的汽车从停车场移开,足球比赛将会尽快恢复。”

  就这样,体育场很快秩序井然疏散一空,人群疏散后,警方很快找到定时炸弹,并拆卸了引爆器,现场的观众第二天才从报纸上得知自己逃过了一场劫难……

  国际上,为了保证大型群体活动的安全也有过高科技的尝试。

  2002年,为了确保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活动的安全,美国警方投入巨资打造安保防控网,在比赛场地的出入口安装的面孔识别软件,能够一秒内对128人的面部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快速识别在册的恐怖分子。

  踩踏事件还在调查中,公众聚焦在究竟是不是因为酒吧撒钱的行为引发了这场不可逆转的悲剧。

  也许,被风吹过街道的纸币指引死神去了广场上拥挤的人群,如同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偶尔振动翅膀,可能会引起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在人流量如此高危的环境下,没有及时启动预警,任何细微末节的偏差都如同深水炸弹,危难一触即发。

  这次是真的人祸,但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店惹的祸。(云清)

(以上综合媒体报道成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