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出入汽车常看电影-鲁迅在上海的日常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9 17:04 书屋 | ||||||||||||||
作者:李肆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学阵营逐渐分化,鲁迅是我国第一代新文学家中最早走上职业作家道路的一个。鲁迅在上海做职业作家这段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及出版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他不仅以其译著实绩创造了丰饶的精神艺术价值,而且凭其现代市民的觉悟自觉地实现了可观的世俗物质价值。然而,广为流布的各种鲁迅研究论著大多着重于探讨鲁迅的精神生活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鲁迅的物质生活状况仅被研究者零星提及且大多失之简约。尤其是鲁迅定居上海后作为职业作家的经济生活状况还没有系统的专题研究。本文主要讨论鲁迅在上海时期的物质生活状况,即鲁迅的收支状况与日常生活;以鲁迅为例,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 一九二七年十月三日,鲁迅携许广平抵上海,暂寓共和旅馆,十月八日入住景云里二十三号宅,从此开始了他在上海的定居生活,直至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病逝。鲁迅在上海生活这九年,是其一生中作为职业作家生活的时期——此前,他一直以做官教书为业,写作不过是业余的事。虽然自一九二七年十二月起,他因蔡元培推荐,任南京政府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每月能按时领取三百元的津贴,但这项收入只维持到一九三一年底,一九三二年即被取消。即便是任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期间,他也不必去上班,过着职业作家的生活——他的主要收入则是版税和稿费。鲁迅在上海生活这九年,也是他成年后物质生活较为宽裕的惟一时期。鲁迅辞世不久,苏雪林即大肆讨伐他。她在《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中,颇为愤慨地谈到了鲁迅在上海的生活状况:“当上海书业景气时代,鲁迅个人版税,年达万元。其人表面敝衣破履,充分平民化,腰缠则久已累累”,“治病则谒日医,疗养则赴镰仓”。虽然苏雪林论及鲁迅时颇有些歇斯底里,然而她所提及的鲁迅的收入与日常生活却基本属实。这从《鲁迅日记》可以得到印证。 《鲁迅日记》对精神生活几乎不着一字,对家国大事亦无记载,然而对每一笔收入和重要支出几乎都有详细记载。因此,《鲁迅日记》被有些人视为生活流水帐,这不无道理——虽然,《鲁迅日记》的信息量和意义远非生活流水账所能涵盖。《鲁迅日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就是“泉”,如“收北新书局送来版税泉二百”,“下午寄绍兴朱宅泉五十”。“泉”是“钱”的古名,《金史·食货志三》解释说:“钱之为泉也,贵流通而不可塞。”鲁迅在上海的生活是随着“版泉”汩汩而流的。 鲁迅一家自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入住景云里二十三号,于次年九月九日因邻居嘈杂故,迁至景云里十八号,又于一九三○年五月十二日迁往北四川路上的北川公寓。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一日,鲁迅一家迁居大陆新村九号,直至其病逝。大陆新村九号是一幢水、电、气齐备的三层楼的阔大建筑,堪称“豪宅”,这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不多的。鲁迅当时的生活水平,从他所购置的一些日用品亦可见一斑。一九三四年七月十四日,他“买电风扇一具,四十二元”;一九三五年五月九日,他“为海婴买留声机一具,二十二元”。而在当时,电风扇、留声机并非大众化的日用品。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以前,中国货币实行银本位制,一元钱的购买力是挺大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一元约合今之人民币三十五元以上。据《鲁迅日记》可知,当时内山书店店员的月薪不过十五元。若以单身过平常生活,每月十元足矣。也就是说,鲁迅为五岁半的海婴买件玩具的花销就可供一个单身汉生活两个多月。诚然,鲁迅的收入是丰厚的,但其花销也很大:从日记可知,他几乎天天买书;他和海婴都体弱多病,总在和医生打交道;而鲁迅为人热心,交往繁多,家中客人不断,且饭局颇多;他还常呼朋引伴地去看电影……兹以一九三三、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为例,看看他的收支情况与日常生活: 年 1933 1934 1935 收 入 (元) 总 计 10380.93 5869.49 5964.37 月 均 865.08 489.12 497.03 支 出 (元) 购 书 总 计 730.40 878.70 1026.50 月 均 61.60 73.24 85.54 看电影(次) 6 37 39 诊病买药(次) 49 50 43 饭 局 (次) 总 计 26 26 23 自 请 10 14 11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编辑:独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