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卓别林在圣诞节离开这个世界(组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23 11:11 法制晚报 |
点击此处查看其他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其他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其他图片 文/李姿 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被英国授予爵士后两年,在第四任妻子乌娜和孩子们的注视下离开了这个他开创的默片喜剧世界。 在圣诞节走向成功之路 卓别林的父母都是喜剧演员。 卓别林出生的时候,英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父亲整天以酒浇愁,不久便郁郁而死。 父亲死后,母亲也染上了饮酒的习惯,一天,母亲带着卓别林到游戏场去演出,卓别林便躲在侧幕里看母亲演出,可是母亲刚唱了两句就唱不出来了,观众高叫退票,剧场老板四处找人替场,这时卓别林站了出来。 卓别林在台上又跳又唱,观众们很高兴。在自传中,卓别林如此描述他的首次演出: “唱到一半的时候,观众们纷纷把钱撒向舞台。我立即停止歌唱,宣布说我要先捡钱再唱歌。这引起了哄堂大笑。舞台经理拿着手帕上了舞台帮我捡钱。我想他是要把钱占为己有。我把这种想法对观众说了出来,获得了更大的笑声,特别是当他离开舞台,我紧跟不放的时候,笑声就更大了。直到经理把钱交给了母亲,我才回到舞台继续把歌唱下去。 那一年卓别林只有5岁,从那以后,母亲便开始教卓别林唱歌和表演,模仿力很强的卓别林一学就会了,于是他经常到街上去卖艺挣一些钱来帮助家里。 有一年圣诞节的时候,法国著名的丑角明星马塞林来到儿童剧团和大家一块同台演出,当时马塞林的节目中需要一个演员演一只猫.由于马塞林的名气太大,演丑角的好些演员都不太敢接受这个角色,可是卓别林却自告奋勇地接受了这个角色,而且和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 这次的成功表演,使卓别林真正地走向了丑角的艺术生涯,几年后便顺利地加入了当时在法国很有名气的卡尔诺哑剧团。有一年,卡尔诺哑剧团到美国巡回演出,卓别林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这一戏的上演引起了纽约市的轰动。好莱坞电影制片商马上跟卓别林签订了拍摄喜剧短片的合同。 在这部影片中,卓别林成功地塑造了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一时间卓别林在美国家喻户晓,成为了“世界丑角”喜剧大明星。 艺术之路 《谋生》(1914年) 《阵雨之间》(1914年) 《淘金记》(1925年) 《马戏团》(1927年)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和最佳喜剧导演奖提名,获荣誉奖 《城市之光》(1931年) 《摩登时代》(1936年) 《大独裁者》(1940年)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最佳影片奖提名和最佳编剧奖提名 《凡尔杜先生》(1947年)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 《舞台生涯》(1952年) 《一个国王在纽约》(1957年) 《香港女伯爵》(1967年) 四任老婆全是少女曾在中国举行婚礼 卓别林一生曾有4个妻子。他的前两次婚姻都是与16岁少女结婚,一位名叫米德来德.哈里斯,另一位是利达.格林。1937年,卓别林与第三任夫人波莱特.戈达德在中国举行了婚礼。1952年与卓别林一起移居瑞士的乌娜.奥尼尔,是卓别林的第四任妻子。 1908年,19岁的查理堕入情网。他所钟情的海蒂.凯年仅15岁。在他们之间的恋情处于萌芽状态时,海蒂的父母果断地终止了它的发展,然而,海蒂迷人的丰采竟使查理终生难忘。 1918年《从军记》发行两天后,查理与米德来德.哈里斯结婚。哈里斯小姐童真般的娇美艳丽和他初恋的情人海蒂如出一辙。1920年11月他与哈里斯正式离婚。之后卓别林经历了后两次婚姻,直到1942年遇到了17岁的乌娜,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家庭生活。 乌娜.奥尼尔,是诺贝尔剧作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女儿,嫁给54岁的卓别林时,只有18岁。他们一起生活了30多年,直到卓别林去世,她为卓别林生了8个儿女。 他们举行婚礼后乌娜的父亲便与她断绝了关系,并剥夺了她的继承权。他们美好的婚姻生活在好莱坞持续了10年,之后,卓别林受到种种无端的打击,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和4个子女,逃往欧洲寻求庇护。不久后,他们在瑞士的德班堡永久定居,在卓别林的努力下,乌娜回到加利福尼亚,按照丈夫的主意,她将所有的银行存款换成支票,再将支票缝进貂皮大衣的夹层里。乌娜身披这件大衣,躲过了海关的检查。回到威卫小镇,她将夹层中的支票存入瑞士银行。完成这一切之后,乌娜放弃了美国国籍。 15年后,她才得以重返美国。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里,乌娜成了丈夫惟一的支柱。1991年9月,乌娜死于胰腺癌。 接受周恩来宴请 1938年,卓别林开始筹划代名“七号”的工程,即后来拍摄完成的讽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电影《大独裁者》。当时,英、美当局都害怕这部影片会引起麻烦,从而对卓别林施加了种种压力,各地的纳粹组织也威胁卓别林。但卓别林无所畏惧,仍然坚持拍摄。二战全面爆发后,这部影片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美国参战后,联邦调查局把卓别林定性为一个“不成熟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对他进行长期监视。1942年,卓别林呼吁盟军对苏军进行支援,并对斯大林提出的提早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表示支持。1954年6月,他接受了“共产党资助的”世界和平理事会(WorldPeaceCouncil)颁发的和平奖。一个月之后,他又接受了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宴请。他还曾于1956年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加宁在伦敦会面。 据说,到上世纪40年代末联邦调查局关于卓别林的案卷已经厚达1900页。1947年,他被迫召开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自己不是共产党人。1952年,就在他同乌娜从大西洋返回伦敦的途中时,美国当局还向移民局下令,除非卓别林接受调查质询,否则拒绝发给他再次入境签证。于是卓别林发誓,再也不回到这个给他带来财富、名声和不幸的国家。此后,他同乌娜及8个孩子一直定居瑞士的沃韦直到去世。 英国外交部的态度在70年代早期开始软化。1971年8月外交部的一封信函中表明了英国政府当时的态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而英国驻美国大使克罗默勋爵在1971年也写道,美国人现在倾向于把卓别林看做一个“侨居美国的英国长者”。1972年,卓别林前往美国领取奥斯卡特别奖,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最终,卓别林在逝世前两年得到了迟来的爵位。 链接 大师的机智 卓别林在生活中也透着机智,他曾被歹徒用枪指着头打劫。卓别林知道处于弱势,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但他要求抢匪:“这些钱不是我的,是我们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我们老板一定认为我私吞公款。拜托您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证明我遭打劫了。”歹徒心想,有了这笔巨款,子弹钱算便宜了,于是便对着帽子射两枪。卓别林再次恳求:“可否在衣服、裤子再各射两枪,让我的老板更深信不疑。”头脑简单、被钱冲昏头的抢匪统统照做,六发子弹全射光了。这时,卓别林一拳挥去,打昏了歹徒,赶紧取回钱包,得意地走了。 (编辑: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