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的丹麦通信 老报纸记载日本侵华暴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6 11:46 青年参考 | |
本报记者 戴袁支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驻江苏站记者,长期致力于搜集整理日军南京大屠杀证据。本文中的南京大屠杀丹麦籍见证人伯恩哈尔.阿尔.辛德贝格,即为作者首先挖掘发现。 在全球纪念奥斯威辛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发此文,纪念一群没有忘记南京大屠杀历 “不知你是否已经找到所需要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丹麦文的)资料,我很乐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封发自丹麦的网上回信,作者是留丹博士生朱杰。他是我在南京发出网上求助信后碰到的热心人之一。 2004年下半年,我一直在寻找南京大屠杀丹麦籍见证人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的有关史料。获知1938年就有丹麦报纸对辛德贝格放映揭露日本侵华暴行的影片进行报道。为找到报道的原始档案,我试着在网上向旅丹学人求助,得到众多响应。 正准备论文的留丹博士生朱杰伸出援助之手,向一家图书馆递交申请,终于通过该馆从外地调来该报的缩微胶卷。 丹麦老报纸记载日本侵华暴行 辛德贝格在南京曾掩护过数千中国难民并通过放映电影揭露日军暴行,其事迹经过我们挖掘而终于走出尘封的历史。 2003年1月,几位丹麦、中国朋友从丹麦公共图书馆检索到有关辛德贝格的资料中,又发现新的线索:当中有份上世纪40年代的老报纸,追叙了1938年辛德贝格在离开中国回丹麦时,途经日内瓦受到中国人称赞并放映了一部反映日本侵华战争暴行的影片。 纪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影片,洗印成几个拷贝,在何处放映,文献都有记载,但从未听说辛德贝格在日内瓦还放映过。这份史料是第一次披露出如此重要的信息,引起我的重视。2004年下半年,我发现这份老报纸的报道尚不算最原始的报道——1938年另有一家丹麦报纸的编辑,在日内瓦曾目击当时的情况,其所写报道更为详尽、真实。 设法弄清了这份报纸的名称、文章的标题、发表的日期、作者的姓名、所藏公共图书馆的名称后,已定居丹麦的房副教授在网上积极响应,义务为此积极奔忙后来信说:“今天我帮您查了您要找的报纸,很遗憾没能找到。我现在需要该报纸的准确丹麦语名称和文章的准确的丹麦语的标题。我用不同的译法翻译了您给我的英文名称,都无法找到该报纸。” 线索在这里断了头。 珍贵的史料:1938年辛德贝格在日内瓦 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我终于设法请人将线索中的英文信息全部还原为丹麦文。通过朱杰向图书馆递交申请,终于获得该报的微缩胶卷。又费了一番周折,我俩终于获知连载这长篇通讯的另外4个日期。 从已译出的部分来看,这篇分6次连载的报道,约用1/3的篇幅,记叙了参加1938年日内瓦一个国际会议的中国人,商请辛德贝格放映他带来的、揭露侵略战争暴行影片前后的情况。报道写于事情发生后不久,且保留了若干细节,真实可信。这是目前所见到的第一份记载丹麦人向国际社会放映日本侵华战争暴行影片的史料。 由于当时在场的中国人曾提请观看电影的外宾和外国记者,为了辛德贝格的安全,不要报道此事,因此目前尚未见到当时其他传媒的报道。几年后,丹麦另一家报纸的报道,既梗概且不及这篇准确。可以说,这次收集到的是目前所见到惟一一篇较详细、较准确,且由目击者记载此事的史料。 它不仅将一段埋没的史实传递给后人,还驳斥了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当时从未听说过中国政府有关日军南京暴行的说法”等谬论。 他们为何如此热心? 2002年,我第一次获得两份丹麦文史料,翻译费就达4位数。但是,这次通过网络向旅丹学人协助寻找南京大屠杀史料,我遇见的全是不计酬劳的帮助。我的求助信发出后,回函有发自哥本哈根的,有奥尔堡的,有奥胡斯的;有留学生,有定居丹麦的华人教师,还有与丹麦小伙子结婚的北京姑娘。他们为何如此热心? “您做的工作太有意义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要知道和记住日本兵在中国的大屠杀。我愿意支持您的工作,我想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心永远指向东方!”旅丹学子荣先生、于先生的响应,也许是最好的回答。 (编辑:周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