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招生诈骗案的背后:谁在制造皇帝的新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5:36 三联生活周刊 | ||
不管你考多少分,都能买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最少花2万,最多花6万。这些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学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10月18日,骗取“入学费”的犯罪嫌疑人张继良、王辉、石岩被依法批准逮捕。武汉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局长梅艳珠说,目前,警方追回赃款2176万元,现已陆续发还给部分受骗学生及家长。据有关人员透露,仅仅就在去年,同样的做法,却使不少花钱买通知书的学生进入了大学。
记者◎李翊 9月,高等院校新生报到时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的报名大厅里,新生和家长熙熙攘攘。与往年不同,今年学院把所有录取考生的名单全部张贴在学校的围墙上,而学生报名的时候也多了一道程序,那就是录取通知书验证。离录取通知书验证点不远,还有一个报警点。 事实证明,这种考虑并非多此一举。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潘敏说:“8月14日,就有一些考生家长打电话过来问录取通知书的事。8月20日,发现第一起假录取通知书。之后每天基本上一分钟一个电话,一天有上千个。来访家长接待过350人左右。” 发现假录取通知书后,华师影视工程学院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湖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报刊发表声明。然而,不但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站出来揭穿这场骗局,还有一些家长心存侥幸地继续等待事情会有转机。当时在报名现场的武汉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民警贺波说,“基本上没有来报警的,几乎没有,基本上都是打电话询问,找招生中介把钱要回来”。 直到9月5日,宁夏的一位姓张的考生家长才向警方报案。根据这位家长提供的线索,武汉警方在武昌茶港附近的一家经营润滑油的店铺内将犯罪嫌疑人高某抓获,并收缴了大量考生准考证、成绩单和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据警方介绍,高某是所谓招生中介点的负责人。这些所谓的“招生中介”,像传销一样,采取逐层发展“下线”,按照招收人数返利的方式,网罗了一批人。在这起招生诈骗案中,传销链条层次最少的4级,最多的要经过12级。学生家长把钱交给第一级的招生中介,招生中介扣除所谓的手续费后再把钱上缴,经过多级中介数目不等的雁过拔毛后,钱最终到达最上级的经营者王辉和石岩手中。警方在王辉和石岩的住处查获了1500多万元的赃款,就此初步推断,整个“招生网络”涉及的金额将近1亿元人民币。 家长们之所以心存侥幸,都源于一个自称是华师影视工程学院招生办的人,他就是处于招生网络中最上端的石岩。 据一位姓黄的考生家长回忆,今年7月,位于武汉江夏区的影视工程学院办公楼还没竣工,招生点就设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里,为了保险,黄先生还坐车来看过这所学校。7月初,女儿的成绩出来,考了400多分,由于够不上国家本科线,黄先生就带着女儿一起又来到了武汉,住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对面的龙安大酒店里,然后到招生办找到了石岩。 当时,石岩承诺,学校的分数线是450分,但他能帮助在计划内招生。尽管如此,黄先生还是不放心,他来到华师影视工程学院询问,核实有没有石岩此人。学院的答复是,招生办确实设在广播电视大学,也确实有石岩这个人,电话和招生简章一致。来回跑了三趟之后,黄先生相信了石岩就是招生办人员,心底也就踏实了。在随后的时间里,两人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9月1日,石岩通知黄先生一切都已经办好,在拿到通知书的同时按照石岩的要求,黄先生给了18000元现金和价值6500元的一对手表。然而,黄先生没有想到,从9月15日以后石岩的手机就再也没有打通过。 但是,众多家长认定的这个叫石岩的人的身份,遭到了校方否认。影视工程学院院长陈家齐说,“学院的招生工作人员都在华师现场录取,外面没有设招生点”。招生处处长潘敏则说,“石岩是湖北黄鹤影视科技有限公司的,今天来明天去那种,不是学校招生工作人员”。而华中师范大学主管独立学院工作的黄永林副校长肯定地说:“石岩不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职工,也不是影视工程学院的职工,由于华中师范大学和黄鹤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他只是代表投资方参与相关事情。” 虽然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和黄鹤影视科技有限公司都不愿承认石岩是他们的人,但是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石岩在2004年以前一直是湖北黄鹤影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黄鹤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了华中师大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前者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后者投入资金。石岩作为投资方代表,成为武汉影视工程学院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并在2004年参与了整个学院的招生工作。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收回武汉影视工程学院的招生权,石岩虽然没有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点进行招生,却一直担任武汉影视工程学院招生的咨询工作。 2005年7月到8月,石岩和王某等人贩卖了近3000多份假录取通知书,积聚了上千万的巨额资金,一直从事招生工作的石岩,明明知道假录取通知书肯定会在新生报名时候暴露,但是一直到案发,他并没有携款潜逃。武汉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局长梅艳珠说:“石岩和王某是自己来自首的,他们以为今年和去年一样,也能搞得成。” 据了解,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去年就因类似的违规招生,被教育部点名批评,并要求妥善处理,但是到目前为止,去年违规招进来的70名学生仍然在继续上学。学院前几年的招生文件显示,通过招生中介扩大生源已经成为影视工程学院招生的三大手段之一。招生中介和高等学校互相配合,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政策缝隙从中牟利,是招生中介市场繁荣的根本原因,也是圈内公开的秘密,以至于今年3月,教育部专门下发文件,禁止独立学院通过招生代理招收学生。 招生中介之一的武汉某教育咨询公司就自称,他们每年通过非正当渠道运作进入高校的考生有好几百人。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独立学院和二级学院,虽然他们向每个学生收1.8万块钱,但是赚得并不是太多,因为他们要打点各个环节。学校不敢直接收学生的钱,敢收中介的钱。中介收学生家长的钱都是不打条子的,到时候假如出了事情,对这头,没有收学生家长的钱,对那头,没有送给学校钱,有了中介这一个环节,钱才好处理。该中介公司还介绍,通知书没有上招办网的都是假的,但是假通知书也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假的,一种也是假的,但是是学校发的,可以报名上学,所以也算是真的。 招生中介的目的是赚钱,高校则是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收取更多的学费,于是共同的利益让他们联合起来。国家规定,独立学院的学费一年最高只能收1.5万元,为了收取额外费用,有些独立学院就以一个招生计划3万元的价格卖给招生中介。根据2004年湖北省内所有独立学院10万人的招生规模,保守估计有超过10亿元被少数人中饱私囊。 就在华师武汉影视工程学院不断发现假通知书的同时,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的湘潭大学国际学院、河南的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等学校也暴露了同样问题。对比出现问题的这几所学校,不难发现这些伪造通知书都是冲着高校下属的独立学院而来。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作为举办方,社会资本将资金交给大学,换取“牌子”的使用权。目前,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33所,承担着30%左右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其中湖北省有独立学院29所,数量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华中师范大学主管独立学院的黄永林副校长承认,目前独立学院有很多弊病,“教育部门想管管不了,太多了,主办学校也管不了,它是投资主体,你管多了,它还嫌麻烦,作为独立学院来说,一个就是扩大规模,违规招生,还有一个就是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除企业投资和学费收入外,多数靠银行借贷。在举债兴建了“千亩校园”后,投资方每年还得向高校上交当年学费的20%到40%作为管理费。为了尽快还贷盈利,独立学院往往迫切希望能够立即招生、多招生,即使学校仍然是一个工地,即使招来的学生没有学籍。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曾在接受上海某媒体采访时承认,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是由学院自己招生,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出现这种招生混乱的情况。就华中师大武汉影视工程学院来说,2004年计划招收700~800人,但最终只招了不到300人,独立学院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于是很多招生中介便趁机把许多未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也“送”进了学校。 一些独立学院的急功近利,让很多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不愿意上,而没有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又因为独立学院是本科院校,争着上。为了扩大招生规模获取更多收入,各种违规招生手段不断出现。今年3月15日教育部下发的一份通知,其中针对湖北省去年7所独立学院的招生情况进行了通报批评,在通报批评的这7所独立学院中,就包括华师武汉影视工程学院,通报的原因就是违规招生、乱收费,甚至委托中介机构不通过招生部门进行招生活动。据湖北省教育厅统计,仅2004年,湖北省内的独立学院就违规招生1.3万人,这些人绝大多数并没有学籍,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完成四年的学习,也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而他们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独立学院与教育主管部门博弈的筹码。 主管这起案件的梅艳珠局长分析,之所以有那么多家长愿意交钱,买假的录取通知书,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前几年,一些独立学院利用违规招进来的众多学生,成功地逼迫主管部门妥协。黄永林说,“考生家长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看往年都能成功,今年估计也可以,所以造成了这么多人上当”。 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学生处处长杨永才表示,这次出现如此大规模招生诈骗并不是偶然现象,正是因为有去年这种招生混乱的情况,造成招生政策有弹性空间,从而这些中介在今年企图继续与部分独立学院投资人合作,经营招生业务,进行违规招生。令这些招生中介没有想到的是,湖北省今年实现了阳光招生,改变了录取方式,交由各高校本部来主导招生工作,撤销了独立学院的招生机构和委托的中介,收回招生公章,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和新生注册也由校本部负责,从而切断了这些招生中介的市场来源。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