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过年说礼 春节民

俗十八样 过年说礼 春节民

俗十八样 过年说礼 春节民

俗十八样 过年说礼 春节民

俗十八样
  春节里有着我们文明的消息,它通过各种礼仪民俗体现出对生命的至上尊重和关怀。借用古人的说辞,过春节对于个人的重要,虽王公大人、精英暴发户也不可与之争名,虽文明的物质成就如名车别墅、或国家、东西洋、国际社会也不能与之争胜。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为春节让路,这是我们对窗同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尊重。[详细内容][发表评论]
首页 过年说年 狗年说狗 过年说礼 过年说吃 过年说节 新年旧历 过年十问 百姓说年
 
祭灶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详细内容]
祭灶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我国人民就有了“扫年”。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详细]
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详细内容]
祭灶
贴门神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以往人们有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详细内容]
祭灶
倒贴福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如今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祭灶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详细内容]
 
 
祭灶
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详细]
祭灶
除夕守岁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祭灶
燃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详细内容]
祭灶
新春拜年
  拜年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高潮,也是最重要最讲究的年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新春佳节,红梅飘香,至爱亲朋,同事战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很有那么一股子“人情味”。柴萼的《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这在我国民间已成为传统的习惯。[详细内容]
祭灶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祭灶
祭祀祖先
  我国人民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因各地习俗差异,祭祀活动有的安排在年前,有些是安排在初一,就北方部分地区这一活动从年三十开始,一直要延续到整个年期。形式上,要请出祖先的牌位,供奉以食物或鲜花表达敬意,这是是人们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详细内容]
 
 
祭灶
回娘家
  按传统的年俗,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初二之前不能留在娘家。只有过了初一才能回去看望自己的亲人。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详强内容]
祭灶
买花送橘
  在广东以及南方部分地区过年有逛花市买花的习惯。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来,人们早在春节到来之前一个月就着手准备了,郊外到处可看到树上挂着的串串鲜花。许多人陆陆续续前往,买回一把鲜艳夺目的花插在瓶内,把家里点缀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另外,送橘也是一个重要风俗,因橘与吉谐音,送橘有送吉祥的含义,目前随着全国各地交流的增多,这一风俗在北方也开始流行。[详细内容]
祭灶
舞龙灯
  春佳,我国各地都有“耍龙灯”的习惯。“耍龙灯”也叫“舞龙”,又称“龙灯舞”。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祐,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详细内容]
祭灶
舞狮子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据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还使用了象军参战。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于是,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放出了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井里,人和象俱被活捉。……从此,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传到民间。[详细内容]
祭灶
元宵赏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人如潮、灯如海,在新年即将告别之际,许多寻找“年味”的现代人在灯会上重新找到过年的感觉。元宵灯会起初是为了象征佛光普照而举行,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盛大的过年娱乐活动。灯会在现代的热闹局面,很大程度上是人人参与的结果。这在东北的冰灯上体现的尤其突出。当今,雕冰灯最有名的要数哈尔滨市,由于精心的维护,全民的参与,它已经成为该市的一种象征。[详细内容]
祭灶
踩高跷
  每当春节到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另一种舞蹈就是踩高跷。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对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在南方,高跷属《插秧歌》的一种。唱者踩高跷是避免秧田泥水溅身,手执扇子是要重心平衡,劳动气息十分浓厚。在《列子·说符》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于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详细内容]
 
 
各地春节第一餐不同
    旧历腊月三十日(小建为二十九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老北京人历来将这天视为正式的年禧。在这一天,老北京有很多过年的讲究。[详细内容] [春节之最] [春节趣谈]
点景
  “点景”就点缀年景,使院内院外、屋里屋外充满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人们在除夕前或当天早上,照例要按传统的习惯来美化环境。
贴春联
  家家户户的街门、屋门的门框上都要贴上红色春联。书香门第多是自己选拟书写,一般人家则买自街头,其词句因户而异。最常用的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贴门神
  门神历来有各种不同版本,北京多沿用唐时传下来的“白脸儿”、“黑脸儿”的秦叔宝和尉迟敬二位武将的木刻版画。凡是没有“门心”的大门才贴门神。门神虽是北京人所谓的“家宅六神”之一,但从来不受香火,不享受任何供养。
贴挂钱
  有的住户在街门、屋门甚至佛龛上都要贴上剪纸形式的红挂钱。清代满人在祖宗供板上贴白挂钱,上面透刻满文,比较精细。庙宇贴黄挂钱;“守制”的贴蓝挂钱。
祭 祖
  为表示慎忠追远,体现“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年禧时大都有祭祖的风俗习惯。
  不论有无祠堂,一律将宗亲三代主牌亮开,有影者一律悬影。按满人习俗,祖宗的影像或牌位,要供奉在屋内西墙(西墙是尊贵的方位)。有的要将祖宗的遗物从供匣内拿出来,摆在供桌上。
  供桌上也要摆着月饼、水果及各种蒸食、炒菜之类的供品。配以香炉、蜡扦,午后起,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郊区农民们还有在除夕,举香到坟上请祖宗回家过年的仪式,直到正月初六才能撤供,初六才把纸锭、包裹焚化,谓把老祖宗送走了。
送财神
  大年三十刚一擦黑,有贫家小孩挨门挨户地送财神爷。这种神纸是以木板水色印刷的,上边印着“增福财神”字样,正中印一戴纱帽的财神像。一般人都为取个吉利,用高于财神像成本几倍的价钱接进来。有时,送财神爷的小孩很多,一晚上能接到几十份之多,既便如此,也不能说:“不要”,如不再接,也只能回答说:“有了”。
晚 宴
  北京除夕晚上的家宴谓之团圆饭,菜馔繁简,视经济情况而定。但老北京的年禧饭菜吃喝,无论菜肴、主食都有传统的固定套子。许多家庭为了年禧尽情娱乐,借口诸多禁忌,在除夕前就将“年菜”做好了。除夕晚宴则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
守岁
  按传统习惯,饭后至夜间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寝,为自由娱乐时间,谓之“守岁”。其意义有二:年长的人是在辞旧岁之际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的有为父、母延寿的意思。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
接神
  进入子时(夜十二点后)即可接神,有的人家由于娱乐或家里人未齐,须耗到三、四点钟才接神。
  接神前,用香菇、木耳、黄花、炸货、葫萝卜、白菜等拌成素馅,包成饺子。接神时,供桌上只供三碗,每碗五个。饺子端上来以后,马上燃点香烛,宣告接神仪式开。
  随后,将芝麻秸铺满甬路,从屋门,直铺到门道,家里人踏上谓之“踩岁”。凡放芝麻秸之家表示初一至初五“忌门”,不接待女客。
团拜
  接神仪式完毕,全家就要进行团拜。首先,给老祖宗磕头拜年。然后,长辈们坐在堂上(有时坐在炕上),接受小辈们的拜年,均行三叩首礼,还要互相说些祝愿的吉祥话。这时,长辈们照例要给未成龄的小辈们一些压岁钱。
  拜年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素馅的接神饺子,也叫五更饺子。有的饺子里还要放上一枚小铜钱,谓吃到铜钱者为吉祥。
 
 
各地春节第一餐不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语言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
生活方面
  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在某些地区,人们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还要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并且初一还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了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盖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认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行为方面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择。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
  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另外这一天药品也不能放在窗台上。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各地春节第一餐不同
    旧历腊月三十日(小建为二十九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全国各地的民俗都不一样,且看下面两个地方的民俗。[详细内容] [春节之最] [春节趣谈]
山东北部--初一早晨不许打喷嚏
  石张村是山东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大年三十晚上小孩子要打着灯笼围绕自己家的树转一圈。而大年三十晚上,一个胡同的住户会汇集在胡同口,大家一起放鞭炮,并抱来玉米梗、树干等集中在胡同口烧,有点像篝火。
  比较特别的习俗是,初一早上不许打喷嚏,如果非要打,只能对着墙打。初一早上大人要拜年,而且一定要在天亮前把村里所有长辈都拜完,否则就不显得尊重。所以初一一大早,路上到处是四处拜年的成年人。到了长辈家、或在路上碰到比自己辈分大的人,先要大喊一声:“某某大爷,我来拜年了”,然后就扑通跪下去。最有意思的是刚嫁进村的小媳妇,她们往往由一个亲戚陪着去拜年。亲戚手中拿着一个花布小座垫,如果新媳妇碰到长辈,亲戚把会把座垫往地下一放,新媳妇就需要跪在上面给长辈拜年。
陕西关中--正月十五之前不擀面
  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户豆要蒸好多馍和包子,并准备礼馍。礼馍分为三种:一种是媳妇要给娘家带的“大馍”,状如蜗牛壳,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葱花合拌的馅;一种是带给不太走动的远方亲戚的“小馍”,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馍,做成老虎、小鸟、鱼等各种吉祥动物的形状,在馍顶部表面会用红色颜料点上红点,象征吉祥。这些馍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
  大年初一讲究不出门,不能走亲戚,出嫁的女子不能回娘家。初十到正月十五,称为“追节”,舅舅要带着灯笼和自家用面蒸的鱼到外甥家,给外甥“送灯”。正月十四晚上,有新媳妇和新生小孩的家里,要把自家蒸的花馍摆出来看。
  此外,关中还有个风俗“送娃”,就是村中年轻的媳妇穿着老太太的服装,到每一个当年结婚的青年人家中,送去一个用面粉做的“娃娃”,然后说一些来年生贵子等等的话。
  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