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最近,一个跟许多热门综艺节目搭边的词儿迅速火了起来——“职业观众”。在这些节目中,往往能看到一张张要么哭得不成人形、要么笑得极度夸张的观众的脸,不免让人惊诧:“现场真有这么嗨吗?”
随着《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迅速走红,有知情人士爆出了其背后隐藏的“产业链”:一些观众实为制作单位安排的“暗桩”,每哭1次可领七八百元人民币酬劳。
聚光灯下:哭或笑只为活跃气氛
所谓职业观众,是指在电视节目中配合现场表演做出超级默契表情的人,他们或恰当地鼓掌、举灯牌,或是大哭、大笑,为活跃现场气氛做贡献。据业内人士称,早在2000年,这些人就开始出现在某些电视台的晚会上。“当时主要是因为有些晚会实在太无聊,现场普通观众完全没有热烈的反响,为了节目效果所以请了这些人。”
对于被指聘请“职业观众”捧场,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李浩曾回应称:“真正能让观众感动和哭的节目是极其稀有的,但《我是歌手》一定是。”他还欢迎持怀疑态度的记者现场打假。不过,此前某电视台一位编导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基本上新出的综艺节目,多多少少都会用到所谓的“职业观众”。
有媒体曾统计,某一档成年女性的歌唱类节目,45分钟里大约出现了7组选手,除了一组选手走的是“喜庆”路线,其余的6组选手几乎人人都有感人的故事,甚至每个选手讲完自己的“悲惨故事”,都有现场观众落泪的镜头。更离奇的是,一些故事并不是很感人,比如有个女孩在外地读书和父亲差不多一年没见。如今在外打拼,一年不见父母的异乡客实在不少,但现场仍然有观众仿佛打开了泪水的闸门,止也止不住。
产业链条:做得好一天赚八百元
有业内人士称,其实很多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并不是在本地的电视台制作的,而是委托北京、上海的制作公司承制的,因而北京上海等地的“职业观众”产业尤其发达。据介绍,在北京、上海等地,专门提供“职业观众”服务的公司会根据节目定位配置不同类型的观众。
连日来,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兼职综艺节目观众”的字样,发现几乎各大招聘网站都有相关帖子,且以北京、上海的公司居多。比如,上海某公司发帖称:“兼职各种综艺节目嘉宾,价格不定,拍手观众价格每天一百至三百元。”记者随后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职业观众有很多种,你看过《快乐大本营》吧,经常会抓拍一些前排的美女,这种基本上是每场两三百元,如果加一些表演成分,像要流泪或大笑的,钱就更多。”据称,“职业观众”薪酬最高的,是一些相亲类节目或是纠纷调解类节目。“有的是专业出身,演得好拿800元一天的也有。”
还有知情人士称,“职业观众”也分三六九等,“北影厂门口的群众演员最近不太吃香,因为都演得木了,剪出来效果不好,现在比较喜欢的有几类,一类是学生,还有一类是社区里的阿姨们,都比较容易激动。去做综艺节目的观众一天一般是50元,这是业内的‘行价’,这50元还包括吃一顿饭和大巴接送。”
背后艰辛:没人拿这当稳定职业
那些组织群众参与各大综艺节目现场录制的人,在业内往往被称为“群头”。一名群头在受访时称:“做出名气的节目一票难求,一般不需要组织观众。但刚开始办的节目,或者知名度不高的一些节目,就比较依赖职业观众。“长得漂亮,或者表情丰富的观众最受欢迎,播出时给的镜头也特别多。”像前段时间某节目中引起关注和猜测的“陶醉哥”、“哭泣姐”、“表情帝”,都是电视台最喜欢的观众——既显得节目内容动人,又能引起热议,进而提升节目知名度。
职业观众也不易当,一期节目一录就是三四个小时,在演播厅炙热的灯光下烤着,还要时刻保持情绪饱满,配合节目组要求鼓掌、欢呼、陶醉……有些负责举灯牌、标语的观众,一场节目下来累得手发抖。在某群众演员贴吧里,网友“精灵”就分享了自己当职业观众的经历:“累,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收工,演员和主持人录完先走了,群众留下来继续,还要叫你莫名其妙地喊‘我爱你’‘帅哥’什么的!手拍麻了,嗓子也喊哑了。”
群头韩林(化名)表示,职业观众确实存在,但很少有人靠这个吃饭。“这里面的人有一些是大学生,还有一些群众演员,但往往待个半年或一年就不见了,随着他社会阅历的增加,变得成熟,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目标了,就不在这里面混了。这毕竟不是养人的职业,很多人最终还是会找固定的职业来谋生。”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