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改造法则:既要绿化又要保持原味

2014年11月11日14:46  新浪传媒 收藏本文
美剧在网络下线,而央视某付费频道却开始播放重口味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第一季的中文配音版。   美剧在网络下线,而央视某付费频道却开始播放重口味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第一季的中文配音版。

(作者:刘强,河北电视台老干部工作部主任,二级摄影(像)师,主要从事摄影(像)工作;赵晨妹河北电视台总编室编辑,硕士,主要从事艺术美学研究。

 

摘要: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从电视媒体向网络过渡,且火爆网络的过程。随着2014年上半年几部美剧从网络下架,美剧将在央视以“绿化版”姿态登陆的消息时有流传。本文试图结合电视“涵化”效果研究中的共鸣理论,提出了美剧改造的法则,即从价值观、翻译入手,从分级制度探索,从跨屏传播着眼,为美剧在电视平台的振兴寻找可行路径。

 

关键词:共鸣;美剧;涵化;网络;电视平台

 

  20144月,《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处》《律师本色》等4部美剧从各视频网站下架。随后传出央视拟引进美剧《生活大爆炸》,将其做“绿色化”处理后登上荧屏,为观众呈现一个积极健康的新版本。本文试图从涵化效果理论的共鸣效果研究入手,分析以电视媒体为播出平台的“绿色化”美剧的“崛起之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美剧传播与“涵化”效果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最早由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提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电视的“涵化”效果就是通过重复、累积、互动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塑成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角色认同。“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所表述的符号现实,而并非客观现实”。简言之就是看电视越多,受其影响越大。

  20世纪80年代初始,以《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侠胆雄狮》为代表的多部美剧登陆央视,引爆了收视热潮。随着新世纪到来,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络看美剧成了剧迷们最平常和最重要的渠道。《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在这种格局下,央视引进美剧遭遇收视“滑铁卢”就成了常态:无论是2003引进的《兄弟连》,2004年引进的《CSI犯罪现场调查》,2005年引进的《绝望的主妇》和《人人都爱雷蒙德》,还是2010年引进的《实习医生格蕾》……都陷入了收视低谷。

  网络具有电视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摒弃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传—受”关系,实现了传者与受者双向的互动式传播,呈现出游牧化、流动性的状态,受众可以点击观看任意一部心仪的美剧,自由度极大。虽然涵化理论创始之初针对的是电视线性传播方式,但在貌似瓦解了传统媒体意识桎梏的新媒体家园,受众依然困陷在对信息的认知和评判中,不断累积着对行为准则和现实生活的看法。“涵化是一个包含学习与建构两个过程的心理历程,涵化效果并非由电视导致,而是要经过信息获得这个中介变量。学习的投入程度、获得的经验都会影响到受众所建构的主观真实。特别是媒介所播放的内容、发表的观点与个人所持观点相一致或相近时,涵化效果会有显著扩大的趋势——这正是格伯纳后来补充的“共鸣”观点。可以说,媒介通过信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由于没有过严的审查制度,美剧在网络上的播出基本上是以原生态呈现的。虽然绝大部分美剧具有积极、乐观、博爱、诚信的普世价值观,但作为跨文化传播文本,其呈现的某些西方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是与中华传统道德观相左的,比如暴力和情色就常常被作为剧情推进的润滑剂。美剧的受众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这部分人选择收看美剧的主要因素是故事逻辑缜密、情节精彩、娱乐性强。在格伯纳看来,娱乐内容是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的。虽然目前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证明媒体是引发暴力色情事件的唯一根源,但媒体、社会还是应该认识到涵化效果的力量,尽可能发挥“教养”的功能,以主流价值观引领受众产生“共鸣”,达到在思想意识上同真、善、美的契合。

 

  二、遵从涵化效果理论,改造美剧

  电视媒体既要“绿化”美剧,又要赢得受众的认可,首当其冲的是要保留美剧的“原味”,这体现在对美剧正向价值观的最大保存和翻译配音的原生态呈现。

  电视剧作为跨文化文本,通过主流媒体进行传播,接受改造是必然。这不是中国的独创,它符合全球文化交流的趋势。据传,首次在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宫斗剧《甄嬛传》也经历了“重造”,从原来76集被缩减成6集,除了配音外,其音乐也由美国团队重新制作。与央视以往改造美剧不同,《甄嬛传》的美版改造注重艺术性和真实性,而不是被生硬地剪辑和翻译。有报道称,为美版《甄嬛传》配音的都是当地的华人,由此来化解中西文化冲突造成的影片失真感。

  早期涵化理论认为受众心理变化是简单而抽象的。新媒体是非线性传播,受众的分层更细密,心理变化更多元,他们不会再被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和思想灌输,而更倾向于批判式认知。因此,电视媒体如何改造并营销“绿化版”美剧,让更多的观众主动接受并喜爱,就成了中方制作人员必须面临的严峻考验。

 

  1.制定明晰的价值观标准与翻译规范化

  在全球文化多样性、多元性大潮中,从事文化传播,要具备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著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论。既然要做美剧的跨文化传播,就必须承认美剧所传达的价值观是开放、多元的,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础之上,然后结合媒介的涵化理论,将我们所强调并推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进去。

    这种融合,是在表达世界文化的中国价值观。一方面推崇美剧传递的博爱、诚信、正义、良知和家庭观念等,一方面又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做“化”的处理,即做艺术化、德育化的处理。这需要剪辑者、翻译者抛开物我二元对立的观念,不以征服为目的,而以化育为目标,润物无声中,让不恰当的西方观念转化为有益、有用、顺理、入心的主流价值观。毕竟,一种价值观如果不能真正转化为民众全身心接纳的价值认同,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不论如何改造美剧,都要遵循一个最低标准的原则,就是剧情合理、逻辑缜密、情绪顺畅。在这个标准之上,即便是做大幅度的改造,也不至于造成剧情的失衡断裂。

另外,翻译及配音的失败是造成央视美剧历次滑铁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未来的美剧改造中,制作方需借鉴网络字幕组的成功之处,在语言风格的表达上既符合国人生活用语习惯,又要恰好地传达出美式语言的幽默风趣;在配音方面,尽量遵从美剧原有的风格,建议可寻找在美国生活过的“海归”来配音,在似像非像中平衡中西文化的差异。

 

  2.制定分级播出制度或限制播出时段

  美剧在央视的屡次失利,还源于受众定位不清晰——在网络时代,从电视台看剧的和从视频网站看剧的人群本不是一类人。再加上人为对美剧实施了强制性、非艺术性的“绿化”,真正的美剧受众更会远离电视。

  美剧的魅力很大程度在于细节,而很多细节就在于台词的精妙和幽默。但尴尬的问题也在于,美剧台词往往是荤素不忌,如果被“改造”、“绿化”,就全然失去了乐处和风格;但如果不加改动和删减,又担心未成年人会把美剧中的场景当做现实的范本,遵从剧中人的生活准则,由此对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建构造成不良影响。这不是危言耸听,正如李普曼在他的名著《舆论学》中提到“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命题,即媒介会影响人们‘脑中的图画’”。电视也正是通过潜移默化,不知觉中涵化、教养着观众的价值观和现实观。

因此,若是想让美剧既做到“无害”,又能达到很好的播出效果,可以考虑根据受众的特点,分时段播出。美国在2006年就建立了电视节目分级制度,以收视者的年龄及是否需要收视干预为标准,把电视剧分了七级。为了防止电视剧被不该看的人看到,明确规定如何清楚标示,连什么时间播放都有明确规定或建议。虽然分级制度在我国还未实现,但电视台可以通过限制时间段播出来达到让美剧的相关受众择时观看,既免除非美剧观众的无效收看,更可以避免难以删减的暴力、情色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3.全媒体时代美剧从网络到电视的旅行——离不开跨屏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身份从被动接受的观看转变为主动选择,成为了“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

  当下美剧的忠实受众生存在网络,因此,电视平台的美剧播出也必须借助全媒体的力量,才能打响硬仗。网络受众有个普遍的特征,就是呈现出“碎片化”接受。对同一部剧集,不同受众所关注的点呈现出多样化,其产生的立场和观点也是离散化、多元化的。他们习惯在观看电视剧之前就做好互动的心理准备,既带着批判意识,又释放出更大的参与热情。

  电视播出美剧若是期望造成较大的影响力,不妨利用全媒体平台营造“围观”效应,发动广大受众参与互动,即便是在运行之初招来众多美剧迷的责难,也好过剧集播出后平淡无响。多屏联动的作用是以多倍的效力、极高的到达率将美剧推送到受众面前,受众的互动又深入融合形成广泛舆论,由此将美剧的影响力推至高点,激发更多受众的观看热情。这种互动式的“围观”在某种意义上是种冒险,如果改造后的美剧艺术性强,很有可能会大大推高收视率,并形成良好口碑;但假若此次改造如以往,剧情既割裂,翻译配音又寡淡,那么即便运用了全媒体攻势,收获的也会是更多的骂名。

 

  三、小 结

  涵化关系从早前线性的、单向的、整体的,发展为新媒体语境下的动态的、多元的、分流的。涵化理论在应对新的挑战,但其所揭示的内容,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涵化模式虽然出现了新变化,但其理念却更加具有阐释力和宽容度。在新模式下,受众不再满足于你传我受,而是带有批判意识地主动思考、热烈参与。这种情况下对美剧进行“绿化”,是美剧跨文化传播的一次新实验。若要寻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对异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包容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出有效变通,采用分时段或分级播出的方式,艺术性地、智慧性地“绿化”美剧。同时,要接受新时代受众的角色转变,承认“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地多利用全媒体力量扩展影响力,推高知名度,丰富舆论话题。或许用这种开放性的心态地去做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标题:共鸣效果:“绿化版”美剧的逆袭之道 

(编辑:SN009)

文章关键词: 美剧绿化 跨文化传播 保持原味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西政协副主席女婿造假骗官 巡视组点名
  • 体育詹皇三双骑士胜 科比:不为争冠离湖人
  • 娱乐香港某天王女儿遭下药迷奸 法官:还吸毒
  • 财经央企薪酬改革方案成形 薪酬参照公务员
  • 科技策划:双11数码产品抢购全攻略
  • 博客柏林墙倒塌25周年:逃亡与涂鸦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一男大学生向女同学表白被学校开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