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送礼经济调查:送礼争出新 送礼愈隐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17:54 新华网 | |
年关的送礼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链条。从造礼者的刻意为之,到送礼者的有所求,再到受礼者的越发坦然,最后到中间环节上的各种人等,送礼经济以一种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气势在腐败楼房中越爬越高。有人形容说,送礼经济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成用公家的钱送礼,再用公家的权还礼的怪异之物,送礼,已成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送礼经济”春节红火 记者安苏报道2004年元旦一过,李岩秋的工作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作为某市驻京办的工作人员,给各个需要活动的机关和上级部门送礼成了这个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的驻京办事处年关的主要任务。 “我来北京工作三年了,年年如此。”李岩秋对这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与年俱增。“其实‘跑部’在中国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地方政府要批项目,要拉经费,都得靠和中央的职能部门建立好关系,才能有所作为,作为我们驻京办来说,这是春节当口主要的任务。” “跑部”送礼争出新 和李岩秋一样,年关的到来,压在各个地方、各个企业驻京办、驻省会办事处官员身上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送礼。 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把中国的拜年队伍分成两支:第一支拜年队伍,基本都由各级官员组成。他们或下乡进村,或走街串巷,为城乡贫困户及老英模、老职工等送去慰问和温暖以拜年。 第二支拜年队伍,组成者既有基层官员、职能部门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也有纯粹的经商者。他们进京城、赴省城、上县城,跑各自的领导部门,跑垄断行业的决策机关,以“沟通感情”,为感谢支持与继续支持、帮助与继续帮助而拜年。 但是两支队伍所送的礼物确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支拜年队伍去拜年,所带之物或一壶食油,或一袋米面,或一件棉衣,最多外加二斤猪肉或几百元现金,仅此而已,已属大手笔,而且还会有电视台跟踪报道。 第二支拜年队伍去拜年,则是偷偷进行,以各种名义。这位经济学家认为,第二支拜年队伍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他们进行的可能是一些可以称为腐败的东西。 李岩秋对记者说:“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是个很大的学问。因为你送轻了,人家觉得你没有诚意,送重了,又容易给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出奇出新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2002年春节,李岩秋刚到北京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主要还是送一些家乡特产。“当时基本上就是到全市各地去搜罗最正宗的东西,最后弄了十几样特产,给上级部门送去。当地农民光是年关卖特产这一项就能挣不少钱。有人说,这也算繁荣农村经济。” 到了2004年春节,李岩秋所在驻京办的“特产攻势”已经很难叫座了。他告诉记者,中部省市甚至送出了娃娃鱼这样的国家保护动物,“你再特特不过人家啊”。 不仅是国家机关和中国企业送礼成风,许多外国企业在年关来临之时,也入乡随俗,对各个相关的部门进行礼品攻势。各个外资企业一般都设有政府公关部。一位日资企业的政府公关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平常陪各级官员吃饭喝酒,而春节将至,则主要是要准备合适的礼物,他坦言,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很累。 送礼愈发隐蔽 除了李岩秋这样为公送礼的人外,京城内外因私送礼的人也早就忙开了。一位在京城某电视台就职的人士向记者介绍了该台送礼的盛况。“元旦过后,台长回来上班的时候,礼物塞满了办公室,连门都推不开。” 前几年,送礼主要是实物和现金,而现在则有一些不同。在一家省级单位工作的王丰一直以来都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在经过高人点拨之后,他开始不断参与领导组织的赌博活动。而在三个春节输了几万块钱以后,王丰终于在而立之年升成了科长。 他告诉记者:“现在直接把礼物和钱拿到领导家,领导不一定敢收,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变通之法,可以通过组织玩麻将来收取现金。” 在牌桌上,像王丰这样的人就会把钱故意输给领导,而领导也心中有数,自然在收到钱后就会替下属的前途多考虑。 即使是送实物礼,送礼人的创新意识现在也必须很强,否则就不算成功的送礼。近年来,体育健身器材成为了送礼的一个新热点。在北京市某局工作的李伟今年春节给领导买了一套网球用具,包括一把威尔逊的拍子、鞋等用具,“一共花了3000元钱,领导喜欢打网球,我就给买一套,大家都送,你不送不好”。 “办公用品”发票的玄机 事实上,网球装备还只是一般的礼品,比网球用具更为昂贵的是高尔夫球用具,近年来,这个东西也被人们争相作为礼品来送。 近几天来,京城综合性商城的高尔夫球用具热销,成为今年最热销的年终礼物。一位销售员在向记者推销一套33200元的礼物后,告诉记者:“今天一天我们就卖出了6套球具。真正的高尔夫爱好者大多买单品,比如,一个推杆;而买整套的基本就是送礼用的。”销售员说:“开句玩笑吧,用3万3的现金那叫行贿,但送高尔夫球用品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嘛。” 据记者了解,很多购买者最后都会选择开“办公用品”的发票,达到用公家的钱送自己的礼的目的。据北京一家百货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到年关之时,无论是送礼物给亲人,还是送给领导,一些有报销签字权力的人都会将这些东西开成“办公用品”“文体用品”“招待费”等名目繁多的项目,而商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这种现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票照开钱照收。 这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有些人一次就来买数万东西,有送给亲戚朋友的,有送给领导的,还有给自己置办年货的,给自己家人买新衣服的,反正都是公家的钱,花着也不心疼。” “厚礼”的厚度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陆晓枫报道春节送礼高峰对商家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商机,由此,一个为送礼而生的产业也逐渐成熟,在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像一个洗钱的染缸一样,将公款私钱一并据为己有。 为送礼而生的产品 某市驻京办的李岩秋在得知记者在做有关送礼链条的报道时,特意带记者去北京西单附近的一家高档礼品店找一种为送礼而生的产品——吉祥金条套装。这个套装里面包括一块包装精美的金条,一块据说是世界名牌的金表,还有一只金笔,总售价38888元,如果你愿意再加上5000元钱的话,店家还可以帮你在金条上打上名字。整个包装据说都采用了24K镀金,包装盒外还被打上了“限量销售1000套”的字样。 李岩秋介绍说,这种礼物的销售并不公开,很多人属于慕名而来,许多人满世界想找一些能给受礼者印象深刻的礼物,而这种价格昂贵,又印上限量销售的礼品就很受欢迎。 事实上,这种礼品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个人买了送给他人后,又经过一些地下渠道回收,“包装里的东西可能都经历了好几次当礼物的命运”。 长期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李明水总结说,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送礼产业链,而作为源头的产商,在中国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都会生产一些充满各种噱头,价格远高于价值的产品,最后的结果是应者众多,许多人都会很乐意走入这个圈套,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礼物给人的新鲜感以及礼物给他们带来多大的面子,至于有什么用,就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天价年夜饭——送礼新贵 因此,实际价值不高,但是噱头众多,又符合中国人过年习惯的年夜饭成为了春节这轮送礼狂潮的新主角。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春节的“高档中秋月饼”。 历来以吃而闻名天下的广州在春节年夜饭的高档上也令人叹为观止。广州天河一高档酒楼现正推出特价团圆宴,每席特价8.8万元。该团圆宴的菜单如下:“一支500克的道光二十五年出土的贡酒,红烧极品天九翅、堂煎澳洲苏眉扒、蚝皇十二头吉品鲍、堂煎日本神户牛肉、金龙贺岁、扇影金蔬、法国伊云水煲粥、六汁捞特级血燕、夏威夷水果”。一席供12位用,每席特价8.8万元。与此同时,近几天来,全国各地关于年夜饭上万的消息不绝于耳。 位于北京南三环附近的一家酒店今年也推出了一桌3.8万元的年夜饭。据这家酒店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目前,这个档次的年夜饭已经订出6桌,而档次在1.8万一桌的年夜饭则更为畅销一些。 据他透露,目前来定购这种年夜饭的大部分都用于送礼,即所谓的“送的不吃、吃的不送”。这位负责人分析说,即使是大款再有钱,也不会花这种冤枉钱,而我们在设计这种年夜饭的时候,也不是针对个人用户,而主要瞄准了春节的送礼商机,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年年送礼出新很难,而年夜饭送给一些领导、重要客户,让别人家过好年,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而据南京方面传来的信息显示,南京不少单位及个人都忙着从各个酒店买“单”,然后把这些已经付过账的“单”作为礼品,馈赠有关关系户、上司或者亲友。据知情人透露,眼下个人买单馈赠亲友的很少,大部分用的是单位公款。 他们靠“送礼经济”谋生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安苏报道 在送礼者、收礼者和礼物的制造者之外,还有一群人在礼品经济的产业链条中成为受益者。 礼品回收生意兴隆 在北京月坛南街做礼品回收生意已经5年的肖宁安从元旦过后就忙开了。之所以选在月坛南街开店,据肖宁安透露,“主要是因为这附近行政单位众多,可以保证货物来源”。在一位熟识朋友的带领下,记者在一个很偏僻的街道上找到他的店,一进门,他就很警觉地看着我,因为他的店刚被警察抄过。 他在和记者的交谈中承认,这段时间是礼品回收的黄金季节,因为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送礼的最高峰。一般来说,肖宁安的店里以回收烟酒为主,因为这些东西的渠道已经比较通畅。他对记者说,这几年新流行的一些礼品,由于回购后再卖出的渠道不是很多,所以他一般不做。 肖宁安对记者说,他做了5年生意后已经有一些固定的客户,其中以官员为主,他们平常收完礼品后,都会拿到他这来卖,比如一条中华烟,他能从中挣大概50元,而主要客户则是一些饭店、酒楼。他告诉记者,有趣的是,很多时候饭店的高档烟也都是在公款吃喝的时候被买了送给在座领导的,领导拿了烟后,又会到他这来卖,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循环。 去年春节,肖宁安在这个生意中赚了2万块钱,虽然他的买卖并不合法,但他还是打算继续在这个产业链里呆着。 快递公司?“送礼公司”? 京城和全国各地的快递公司并不像肖宁安这样刻意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他们在送礼经济中崭露头角源于中秋月饼投送。北京一家快递公司的小张来自河南,他干快递这个行业也已经有三年时间了。 据小张回忆,他们公司开始大量接受送礼的订单始于2年前的中秋节,“那个中秋前后,我开始天天忙着送月饼。很多月饼包装豪华,很沉,不知道里面包着什么东西,但一看就很贵”。 据小张介绍,这之后,通过快递公司送礼就成为一种时尚。每年到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前后,快递公司的小伙子们常常是加班加点。“我们也能多挣几个钱,但不多,公司就赚海了。有时候还得临时招人来干活”。 与此同时,一位在邮政航空部门工作的人士也向记者透露,春节期间的邮政包机已经被预订一空,大多都是被用于礼品的运送。 而一位沿海城市的进京送礼人员则对记者调侃说:“光是我们往北京空运的鲍鱼礼品就给航空公司提供了不少收入。” 采购人员的“丰收节” 对于各个单位的采购人员来说,春节也是一个发财的绝好时机。一般来说,各个单位的采购人员都会从给上级单位或领导送礼的礼品筹备过程中收到不少回扣。而春节礼品价值的虚高更是给这种回扣的数额不断加码。 熟悉这一行业的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各种包装昂贵的礼品,实际上内容一般,质量也不是很好,主要是以包装概念取胜,所以他们就有大量的利润空间,从而也就可以给各个单位的采购人员以高额的回扣,而礼品贩卖者之间相互的激烈竞争,也给了采购人员很好的拿回扣机会。 送礼经济的政治学批判 作者杜方平 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最后直至回收,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来看待今天中国社会的节日“送礼经济”,即便是再高明的政治经济学家,也会对节假日礼物中形成的送礼经济莫衷一是。固然有需要就有满足,但是一旦在市场化框架下放任其发展而不对送礼经济进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那么势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引起对制度的藐视和道德的颠覆,这就是今天送礼经济的危机。 从宏观上讲,送礼经济的出现,带来了三大颠覆。首先是对社会良性供求关系进行了颠覆。在这个购买链中间,出现了隐性交易的成交量大于显性交易的情况。一次送礼,显性的交易货物是一盒藏着金表、手机的月饼,或是一块镶着戒指的年糕,甚至,然后隐性的交易物,却往往在这些之外,可能是一个职位,一份合同,甚至简单说,可以是目前官场的任何东西,甚至只是上级的好印象。 另一方面,送礼经济的出现,更是对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道德基础的颠覆。如果礼品的出现,已经到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以一种经济模式进行概括的程度,那么这个时候的礼品已经完全超越了其本来承载的意义了。送礼经济的核心问题,就在于采取了一种看上去合法的方式,模糊化地处理原来的行贿、受贿,以及道德低下的问题,让它们变得貌似合法。但是从延伸的角度说,如果今天送的是带着金娃娃的月饼,那么明天就会出现带着人民币的月饼,毕竟,金娃娃和人民币只有一念之差。 最重要的是,送礼经济对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了颠覆。这种送礼经济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多少礼品从前门送入,又完好无暇没有开封的从后门卖出。而失去了隐性价值之后,礼品就变得毫不值钱。在这些礼品上附加的各种价值,也随之流失了。 1993年,耶鲁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约耳·沃尔德福吉尔给他的学生提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在圣诞节期间收到了多少礼物,你估计它们的价值是多少?第二,如果你没有收到任何礼物,在感情上你愿意花多少钱为你自己购买这些礼物?结果,学生们的回答令他大吃一惊:平均来说,收礼者普遍低估送礼人的礼物价值。即使是最保守的人的估价也只有礼物实际购买价格的90%左右,那么其余的10%到哪里去了?报道这个典故的媒体曾经回忆说,这其余的10%的价格损失称之为无谓损失,它实际上意味着资源的无谓浪费。但是经济学家们在担忧的同时,其实并没有给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目前社会送礼经济的,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富而好礼的小礼物,而是成千上万元的“厚礼”。这种厚礼,养活了礼品供应商,满足了权礼交易的需要,也给不法的行贿受贿提供了机会。在今天社会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于日渐增长的社会送礼经济,其实也应当做一番调控。 如何进行宏观调控,首要是防止颠覆性的“送礼经济”在投入上继续增加。从过去的几十块到现在的数千元,礼品的价格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升,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增加是极其危险的;其次应当从源头上堵住送礼经济的流通渠道,自由市场允许自由生产商品,却鼓励理智消费,在全社会范围内,要形成一种良性的礼尚往来社会风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对于受礼者的监督,以及礼品与贿赂界限的清晰划分,目前我国法律中,对于实物礼品与贿赂之间,仍然存在定性和表述模糊的困难则代改进。只有这样,“送礼经济”才能够只是担忧,而永不成危局。(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