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北京近郊的社戏 目击那一方舞台(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01:56 新京报 | ||||||||||||||||||||||
除了柏峪村有区政府的扶植以外,其他各村都是自发的活动,演员们获得的报酬不过是几包烟,有的连烟都没有,演员们似乎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2005年农历年初,我们怀着复杂的感情,去踏访北京近郊的社戏。 门头沟区西斋堂村,大年初二的上午,当我们赶到的时候,演员们正在化妆。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西斋堂村的山梆子发源于清道光年间的村戏戏班,当时村里有兄弟二人,组织了一个名为“京都六合班”的戏班,不仅在本村演出,还到邻村和北京城内巡演,听说还得到过道光皇帝的嘉奖。到今天,京都六合班的第七代传人史忠已经78岁,不能唱了,便来给演员们化妆。2003年,戏班新加入了几名女将,舞台上,村妇摇身一变,就成了披盔戴甲的将军。 与西斋堂的山梆子相比,门头沟区柏峪村的燕歌戏(又名秧歌戏)显得有些落寞。传说燕歌戏元代就已出现,是元曲在山野中的一个变种。“文革”期间,燕歌戏被迫停演,今年春节是燕歌戏多年沉寂后的第一次上演。 燕歌戏第一天演出,好奇的游客们在台下新鲜了那么几分钟就相继离去,留下演员们在台上自娱自乐。没有观众,他们也一样唱足了两个半小时,而这只是整套戏的三分之一,要唱完整出的《罗衫记》,起码需要三天时间。 昌平区长峪城村,仍旧台下寥落,台上却兀自热闹。对于这些热爱着故乡和故乡传统的老人来说,热爱就是惟一的理由。除了柏峪村有区政府的扶植以外,其他各村都是自发的活动,演员们获得的报酬不过是几包烟,有的连烟都没有,演员们似乎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初六,门头沟区上清水村,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上清水人组织了一场规格最高的表演。这场戏是几个村中惟一配备了音箱和无线麦克风的,戏服也比其他村更华美。那天,虽然站在寒冷的露天里,村民们还是坚持着将戏看完了。戏班子里最年轻的演员谭荣菊今年43岁,她的丈夫对她在春节期间演戏颇多怨言,别人家的主妇都在家操持家务招待客人,而她出来演戏,从初五到初九,一演就是五天。那天,在上清水村,我们好像才真真正正地看了场社戏。 到我们离开那天,我突然记起了鲁迅《社戏》里那段热闹光鲜的有社戏的日子。百年之后的今天,那些怕是再也不见了。 图/丁凤园文/宋敏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