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救助网只能以“服务”为唯一宗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9:12 南方都市报 | |||||||||
以救助取代收容,是去时不远、意义久远的一次中国社会改良;而救助工作的社会效果,未能一蹴而就,面临种种难题,亦是不必讳言的现实场景——救助工作的手段、效率与方式,同样也需不断改良进步。8月8日,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系统正式开通,国家民政部、各地民政部门乃至所有救助管理站由此结为一体,覆盖全国,信息共享,实时监督,协作配合,而颇能令各地的救助工作理顺思路、提升能量、激活行动。
关注此事的媒体点出“救助网”具备四大功能:遏制恶意骗取救助;快速找到救助对象;方便救助工作分析;帮助寻找走失人员。四大功能之中,第一条无疑最引人注目,也最耐人寻味。现代技术提供的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早已经在诸多领域证明功效非凡,甚而能够从根本上改观事态。因此,这一次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救助管理,于诉求,于效果,都是值得鼓掌期待的。 不过,技术为器,制度为容。手握网络化管理之利器,种种可变之数俱可期待,惟独救助制度的核心理念不可异化生变——收容遭废,救助代之,便是要弃“管制”而取“服务”。这大而言之,顺乎整体中国政府角色转型的历史潮流与政治文明建设;具体而微,则是可令每一个公民感知尊严的安排。“善政”与否,并不取决于主观上的善意,而在乎客观上的善果。咬住“服务”理念不放松的制度安排,统住先进的技法,才是最能结出善果来的善政。 但值得一再自我警醒与提防的是,转型阵痛中的中国,于“服务”型的政府与政策,并没有最普遍的民智共识,也还缺乏强有力的机制约束——尤其是对具体政策的执行部门而言,则旧思维也罢,小气候也罢,还往往容易致令反弹与“借尸还魂”的异化。对于强制婚检的“留恋”与保留,可以算是一个例证;南北皆有城市倾向将“低素质人口”挡在外面,则又是一个可以令人怀疑今昔的迹象。 救助取代收容之后,不良人员骗取救助是一弊,职业乞讨也多为城市居民所诟病,黑恶集团控制残幼行乞更是足令文明社会口诛笔伐。如此之下,在一些具体的城市管理部门,未必没有声音主张恢复一定程度的管制。甚至,“农民进城威胁论”,“阻挡低素质人口论”,又何尝不是发自某些城市民间而实同收容理论的招魂呢? 所以,全国“救助网”的开通,令人于解决相关问题的期待之中,亦值得提出一些也许未必是杞人忧天的疑虑:在这个系统内,全国各大中城市的1026个救助管理站,获权负责采集求助和受助人员的必要信息——如何采集?何为必要信息?采集信息的权力,会不会被具体的执行单位放大变异,而施诸那些并未主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身上?这些人中间,大部分必然是不懂得自己拥有拒绝、沉默和保护隐私的权利。必要信息的采集累积,会否最终衍化成另一种形式的“暂住证”?这理当为救助服务提供方便的信息库,是否会被城市管理者利用成为恢复管制提供平台的工具? “城市的空气是自由的”,网络的空气也必定要自由才好。问题的解决,在理念的坚持与兑实之下,需要步步为营的改良。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进步,为“服务”理念的救助制度安排而服务,则价值彰显,可乐观其成。而对种种形式管制死灰复燃的冲动,则需不厌其烦的抨击与永不松懈的警醒。如此,算是在收容制度的棺盖上再钉上几枚钢钉。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