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今日事故是过去失误的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6:34 中国青年报

  作者:董伟

  矿难既非孤例而是成此起彼伏之势,一定是我们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出现宏观性失误和偏差,“现在的血和痛只是这种失误和偏差结出苦果的表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王银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银生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过于强调生产而没有意识到生产的前提是安全,从而导致各种隐患丛生并且积累起来。“人得病都是从小病开始,安全生产也是这样。”由于当初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各地各级政府在“多拉快跑”发展经济时,往往把它置于最不重要的位置。有的地方甚至认为搞安全生产就会影响生产,因此不愿意投入、不愿意设岗。“安全生产具有长期性,你今天不投入,凑合着过可能没事,明天没人管也可能没事儿,但是三年五年过去,当矛盾越积越多,就会出现报复性的恶果。矿难就是典型。”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教授则用“漏洞理论”解释说,安全生产就像有很多层保护的筛子,某个层面出现一个漏洞可能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如果不重视,等其他层面也出现了漏洞并且叠加起来,那么这个筛子非漏不可。

  罗云也认为,当前矿难频发决不是一朝一夕引起的,“每一场灾难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领导不重视、法规不健全、惩罚不严厉、赔偿额度不高、矿主黑心要钱不要命如此等等,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引起行业性的困局。

  李毅中出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后,费心费力,不但常常亲赴现场指挥,各种新举措新政策也层出不穷,但是矿难还是不止。某省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曾经告诉记者,他抓安全生产是“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因为现在任何一个矿都有发生矿难的理由,“不发生那是运气所至”。

  从今年4月开始,有关部门对45户重点国有煤矿企业开展“会诊”,查出3200多条隐患,需要整改资金587亿元,专家形成的报告也有一尺多厚。比较普遍的问题包括:采掘接替紧张,普遍采用不正规的开采方法和人员相对集中的生产方式;通风设备设施老化,瓦斯抽采系统能力不够;人员流失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安全管理严重滞后;矿区电气安全状况差,供电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差;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小煤窑越层越界开采等。王银生说,过去的失误已经导致煤矿行业性的安全风险,矿难只是火山喷发而已。

  如何制止?王银生认为,不能期望任何政策能够立竿见影并且一劳永逸。“效果最快的是行政手段,但是副作用也最大。停产整顿,肯定就不会发生矿难,但问题是你不能要求他永远停产。所以还需要其他办法,而其他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起作用是需要时间的。比如提高死难矿工的赔偿额度、提取风险抵押金等等,不可能一颁布就见效果。即便是现在加大投入填补旧账本,那也需要一点一点来。治理矿难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人们更多的忍耐。”

  推荐:广东兴宁煤矿透水事故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