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审计如何不再孤军奋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5:07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文志传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做关于审计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根据李金华的说明,此次修订,既有一些进步,但也不乏遗憾,有文章认为,本次审计法修订的基本取向是在几乎不动现在审计体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审计机关的权力(10月24日《新京报》)。也有文章认为,我国审计最大的问题不是缺
经历三次审计,我们发现,问题越审越多,审出的问题反复出现。有的部门单位屡次上榜,甚至和审计部门展开了“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拉锯战。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盖缺乏“链条机制”之故。审计清单公布之后,紧接着的应该是问责清单、处罚清单、整改清单,否则走不出不了了之的老路。 从纠风反腐的制度设计看,与审计配套的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一个的环节,应该说比较完整。问题在于,这些环节尽管配套,却不一定配合默契,没有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链条机制”。好比接力跑,一棒跑完,下一棒接着跑,不到终点不松手。倘若其中任何一棒不尽职,必然前功尽弃。为什么审计过后难见实效?因为接棒不那么利索,不那么紧,甚至接而又掉,以致审计清单开出来了,问责清单、处罚清单却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千呼万唤不登场,这就使得审计有“孤军奋战”之忧。 审计之后,按照“链条机制”,纪检部门当立即启动问责、处罚程序。是违纪的,纪律监察部门依律查处;违法的,检察机关依法追究,并将查处清单晓喻天下。尽管纪检部门的工作并非只看审计报告,但审计一旦开出清单递出接力棒,纪检部门自当紧接跟上。事实上,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并非不作为,但现实却总让人感到不尽如人意,或慢半拍,或再拖半拍,或虎头蛇尾。古人说:“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赏不及时,为善的必然怠惰,罚不及时则无异于“驱天下之人入于罪也”。 人们记得,去年审计清单一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就纷纷呼吁要认真对待,“查出的问题应该有下文,严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特别是领导的责任!”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问责清单,这不能不说是机制缺乏之弊。要知道,没有问责的审计,其威慑力有限;而没有处罚的问责,则不会有切实有效的整改。今年公布的问题部门有增无减,不是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吗? 我们需要怎样的问责清单?正如审计清单一样,问责清单也要详细。纳税人完税既然一个铜板也不少,那么问责清单也要落实到每一笔,一个铜板也不能少,此其一。其二,问责要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不能搞所谓的“集体负责”,更不能搞轻描淡写的检讨,否则处罚就无法落实。其三,问责清单也要在媒体公布,因为每一个纳税人都有知情权,否则哪里有民众的监督?又哪里会有堵死漏洞的整改?处罚清单、整改清单也同样如此。 从审计清单到问责清单、处罚清单而产生的“链条机制”,乃是一种具有威慑力的机制。这种机制的最大力量,在于使人敬畏宪法和法律,为官则时时处处都感受到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着,花钱则战战兢兢地对待每一个铜板,否则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