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郡县治 天下治”不能代表政治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2:27 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11月10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再次将关注的目光对准当代中国的县委书记们的“压力”。之所以如此关切他们,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考虑:“郡县治,则天下治。”这一自中国建立郡县制度以来治国理政的金科玉律,深刻揭示了“县令”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所谓“郡县治,则天下治”,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封土”的形式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由此所形成的制度。一县之“令”对所管辖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在民间都被成为“县太爷”,与封建宗法思想相联系,又被称为“父母官”,以代表朝廷行使对百姓的监管教化之责。

  由此可见,重唱“郡县治,则天下治”的古老命题,实在无法代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从中国当代的民主建设任务来说,为县委书记“减压”,即使不算是伪问题,也纯粹属于误诊误断。

  虽然,“郡县治,则天下治”是人治社会的政治思想精华,但是,当代中国的“县治”主题,却是要逐步摆脱“人治”,逐步向民治、法治方向发展。

  就县委书记这一特定职务来讲,目前所拥有的权力和所受到的监督极为不相符。如安徽省就有17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前几天受审的乐山市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三年居然积累“黑金”3000万。所以,对于县委书记群体,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减压”,而是要加大监督筹码,严防腐败糜烂。 甘肃工人报社康劲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