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美国人为"9·11"电影犯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9:26 环球时报

  

美国人为"9·11"电影犯愁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四年多了。时至今日,那惨烈的一幕不但使事件幸存者及死难者家属们记忆犹新,也使众多美国电影人难以忘怀。毕竟,那梦魇般的骇人场面是习惯了创造感官刺激的好莱坞“梦工厂”的绝佳题材。

  现今美国有好几组电影人准备将该事件搬上银幕,争取赶在明年“9·11”五周年之前上映。然而,“把‘9·11’拍成电影”,这是一个太过敏感的话题:还原真实难免勾起伤心者的回忆,追求艺术又使亲历者备感虚假。娱乐的还是政治的?商业的还是艺术的?“9·11”事件,哪怕放在好莱坞,还在给人们出着难题。

  “9·11”成为抢手题材

  早在今年2月,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就宣布将拍一部与“9·11”相关的电影。8月,美国环球影业公司也宣布,10月1日起开始拍摄“9·11”纪念影片《93号航班》,这部宽银幕惊险片讲述的是“9·11”当天原定飞往华盛顿的93号航班上的故事:机上乘客和劫机歹徒英勇搏斗,最终与恐怖分子同归于尽。相比之下,派拉蒙电影公司拟议中的“9·11”题材新片则真算得上是大手笔了。这部题目还尚未确定的影片由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奥利弗·斯通任导演,更有影帝尼古拉斯·凯奇领衔主演。这部电影讲述了被埋在双子塔废墟里两名警察的故事。影片将集中描写从恐怖袭击发生到两名警察被营救的20多个小时里,受困警察及其家人的经历,旨在体现“在悲剧性事件中得以升华的人类精神”。

  电影未拍先引争议

  由于“9·11”题材电影的敏感性,开拍伊始即引来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还引发一系列争议。首先不少人对于导演斯通是否能够拍出令人满意的“9·11”题材影片表示怀疑。因为斯通喜欢拍摄政治性强的历史题材,而且在处理历史真实与影片情节的关系方面一向以不拘一格、甚至敢于大胆假设而著称。他执导的《肯尼迪》一片,武断地用“阴谋论”来解释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这个历史疑案。为他赢得奥斯卡的《野战排》,更是一部旗帜鲜明的反战影片。斯通还公开批评过布什总统处理“9·11”事件过程中的表现。所以,一些美国人怀疑,斯通还会像以前一样,把个人的政治观点带到电影里,以至于破坏这部新片的客观性。

  另外,死难者家属们对电影能否在真实客观和艺术加工两方面取得平衡很不放心。在“9·11”事件中妻子不幸遇难的查尔斯·沃尔夫先生指出,这决不应该是一部所谓“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电影,相反,一切细节“务必就是真实的。”而一位殉职消防队员的母亲质询的问题就更为具体:“电影里有爱情戏吗?你们打算怎样正确处理爱情场景呢?”这位母亲严肃强调:“一定要以崇敬的态度来拍摄!”

  好莱坞小心翼翼拍电影

  其实,电影业内人士对于“9·11”题材的敏感性,也是非常了解的。2001年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电影巨头们就约定不拍摄与之相关的影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天灾人祸题材犹为关心的好莱坞,终于耐不住性子开始涉足这一主题,但处理方式仍是谨慎小心的。好莱坞是围绕金钱运转的,这本来不是什么秘密,但谈到“9·11”题材的影片,演职人员都极力淡化影片的商业性。凯奇透露,影片的新闻发布选在8月份而不是9月11日,就是为了避免给人们造成电影公司借灾难赚钱的印象。斯通也改变风格,不肯发表有争议的倾向性言论,而是表示这部影片将“探索美国国家英雄主义气概,同时揭示人性这一超越国界的主题”,他甚至保证“影片不会对‘9·11’的政治意义进行分析”。为了避免伤害纽约人、特别是遇难者亲友的感情,虽然该片某些场景在纽约实地拍摄,但是世贸中心的仿制品将建在千里之外的洛杉矶。

  斯通和凯奇的影片最终反响如何,到明年才能见分晓;然而,不难判断的是,这部新片不会像《肯尼迪》那样主观阐释历史,也不像政治倾向明显的《野战排》,描绘灾难的镜头更不可能包含有《泰坦尼克》那样商业气息浓重的大型电脑制作———毕竟,“9·11”是美国人心头尚未愈合的创伤,与之相关的故事片,只有分外小心,才不致落到人人喊打的境地。▲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09日第十七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