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美日关系得失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2:22 东方早报 | |||||||||
文 沈丁立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布什总统东北亚四国行的头一站,今天从日本拉开帷幕。 当美日领导人在历史名城京都晤面时,他们很有理由为今日两国关系感到满意。确实,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历练后,美日今天已经大致摒弃历史恩怨,塑造了同盟合作的战略
曾几何时,美国战舰炮火威逼大阪开埠;曾几何时,日本将美国武装赶出菲律宾;曾几何时,日本奇袭珍珠港,制造了人类战史上的邪恶奇迹;曾几何时,美国以原子武器还报于日本。 然而,华盛顿和东京这对跨太平洋关系,在经过了扩张与反扩张、正义与邪恶的巨大冲撞后,已握手言和。这两个国家所建立的伙伴关系,基于华盛顿在战后严密控制日本的防务政策,而日本则借美国的保护顺利出航。无论人们怎么评论美日关系,有两点我们不能否认,即日本在战后采取了和平外交政策,而美日已经达成历史和解。对美日冤家的和解,我们是应该采取欢迎态度的。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日本的战后外交政策不是和平的。但事实是,战后日本被套上了和平宪法的束缚,其战争权受到很大限制。日本在战后没有发动战争,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也没有向海外出口武器,它更是被剥夺了发展核武的权利。当然我们注意到,即便如此,日本的战力仍是世界先进,日本已经具备了制造核武的核心技术和材料,日本的“自卫队”已经走向世界,但我们也可以做如下的陈述:若非上述限制,日本的国家“正常化”将来得更迅猛。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美日关系的正常化是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代价的。 美国的代价,是美国未像清洗德国纳粹残余那样,彻底清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相反,无论是出于清洗的成本考虑,还是由于冷战的反共需求,美国保护了日本的旧制度、旧官僚甚至一些战争罪犯,包括日本发动化学战、细菌战的军头,以利用他们为美国的冷战利益服务。 美国的短视行为,无疑是对自己和日本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不负责任,使得人类正义对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思潮未及全面伸张,也迫使美国长期以来仍然无法深信日本。所以,华盛顿必须以在日本大量驻军的方式,兼起遏制日本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与日本的关系,其实未必正常。 日本的代价,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未消,日本未能真正取得各国包括美国的信任和尊重。日本虽然在美国守护下取得了六十年的和平,但日本也多半失去外交自主,长期被迫接受外军驻扎,而且未能根本消除它对其过去受害国的威胁感,从而也不能消除其他国家对它的额外防范。 日本欲恢复“正常”,但由于它拒绝彻底告别过去,因此它无法真正赢得平等和尊重。战后半个多世纪后,由于自身诸多不自重的行为,日本仍然经常生活在历史的阴影下,而且它带给前受害国的,还经常是这番阴影。 因此,今日东亚各国不能建立普遍的信任,同美日非原则地媾和有着莫大关系。在东北亚,日本几乎同所有的昔日受害者都存在着深刻的信任危机。这不仅是日本和美国的失败,妨碍了日本达到它梦寐以求的“正常”国家的目标,使美国自封的领导地位的道德性大打折扣,也使日本追求世界政治地位的努力屡受沉重挫折。 战后几十年来中日政治关系仍存在深刻的鸿沟,无疑就是上述原因的重要后果。日本的错误作为,加上美国的不作为(这也是错误行为的一种),加深了中日矛盾。从短程看,这伤害中日根本利益;从长距看,对美国也没有什么益处。 要求中国向美日学习,捐弃前嫌向前看,听上去是个好主意。但中国要是只仗自信,只图自己正确,只顾自己强健,只在乎已经规劝过日本,而对日本有些人不肯悬崖勒马不耿耿于怀,不想治病救人,恐怕也将是步美国后尘的功利行为。笔者希望指出,有的时候原则还是要讲的,历史的正义还是要还的,像美国这样的功利,过于热衷均势,为在中日间耍平衡而煞费苦心,势必无助其尊严,势必损害美国的吆喝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