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一个美国人在亚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02:13 东方早报 | |||||||||
文 康灿雄(美国)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本月的APEC峰会给了美国总统布什一个重新诠释其亚洲政策的良机。在中东问题上耗去太多精力的美国正在逐渐失去对亚洲传统盟友的影响力,而现在是补救的时候了。身处这片牵动全球经济脉搏的远东之地,布什自当以积极的姿态重担其亚洲义务、展示美国东亚政策的蓝图。
面对东亚各国日益深入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一方面与中国“和平竞争”,另一方面也愈发倚重日本,以求取某种平衡。一个“政稳经热”的亚洲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是布什亚洲之行所要传递的重要讯息,也是他对美国进一步参与亚洲事务的宣告。 布什此行的成败与否至关重要。事实上,若没有亚洲合作,美国及其盟友将难以应对诸如盗版、走私毒品、贩卖人口、恐怖袭击、流行病、环境污染等重大的非传统安全挑战。更何况,在美中货币的缓慢磨合完成前,美国的巨额双赤字(预算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还需依赖中国人的储蓄来填补。 然而,一些全球最具活力的东亚大国并不以美国马首是瞻,相反,它们迫不及待地投身地区政治、经贸合作机制。东盟10+3框架形成了,东盟地区论坛成立了,不计其数的自贸协定谈判也纷纷开动了。美国显然被挤出这个活跃的舞台。今年12月即将召开的东亚峰会上,美国就因拒绝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而缺席其中。尽管不少国也曾有意邀请,但美国对缅甸迟未解禁的制裁却成了绊脚石。 就此来看,布什的APEC之行反而折射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孤立局面,这也和中国活跃的周边外交形成鲜明对比。曾几何时,美国已在亚洲渐失其影响力。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提醒各国,要“走自己的道路”———美国当时的无所作为,及其掌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设定的苛刻条例,无疑给亚洲各国敲响了警钟。自此以后,美国一直忙于应对反恐战争、国土安全等问题,致使华盛顿忽视亚洲事务,甚至盲目扭曲亚洲诸国之关切。此外,欧洲与美洲精心打造的地区合作组织,也使亚洲各国萌发了类似想法。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全心全意地投入地区事务,在周边广结善缘,使得日本右翼势力和台独分子备受孤立。 不过,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应被视为美中关系发展的对立面。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东亚国家,都希望美国能在亚洲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实际上,中国正在尝试融入一个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而不是挑战这个体系。而且,美国迄今对东亚仍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影响。偶尔的小关注无法令美国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但它的东亚政策仍会促进或是破坏这个地区的稳定。 美中两国在亚洲地区的角力并非零和游戏。但事实是,美国渐失的影响力却正为中国所慢慢积累。美国决策层也因此出现两极分化:强调经济的务实派对中国崛起颇感乐观,注重军事的强硬派却视其为一大隐患。两派的观点都有据可依,但他们对美国的亚洲外交始终缺乏一种整体性的关注。 对美国而言,一种清晰的亚洲外交政策应该包含三大要素:首先,布什政府应对亚洲日益密切的地区合作敞开胸怀。它可以提议举办美国-东盟峰会,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倾听亚洲国家需求,降低贸易关税,或通过扩大自贸区范围来鼓励区域经济合作。第二,布什应向中国发出稳定对华关系的信号,从而鼓励中国为更多地区事务担当义务。最后,美国政府需要给出一个现实、可行的计划来调整它和日、韩的冷战军事同盟,因为东亚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的转变早已消解了最初的军事威胁。 至于“支持还是反对美国”的陈词滥调,这才是布什最应丢弃的策略。要求对方做出抉择的做法只会在东亚引起反感。很多国家早已明确表示,它们并不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一选择。 美国急需一个明晰、长期的亚洲外交政策,否则它只能面临进一步被东亚各国边缘化的危机,而这些全球最具活力的国家则将继续携手推进地区的繁荣发展。 (作者系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访问教授。俞懿晗、李双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