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GDP调整与赶超无关 与科学决策有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01:44 东方早报 | |||||||||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风传一时的GDP调整消息昨天得到官方正式确认。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GDP的现价总量比年初公布的快报核算数据增加23万亿元,GDP总量经调整后的增量部分占到2004年GDP总量的16.8%。同样,2005年GDP总量也将在新的统计口径下重新加以确认。
站在社会的视角,这个调整不只是统计数据的简单修正,老百姓会以切身利益感受和比对这种调整。置于业界的视角,数据的变化反映经济结构的现状,牵涉到市场主体可能的行为选择。放到全球经济大格局内,利于国际社会客观公允地评估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所以,无论置于何种层面,这种调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这些天来,民间舆论对GDP调整已提前予以了大量关注。由于统计口径变化,2005年中国GDP将可能置于美、日、德三国之后,居全球老四位置。如此情势之下,在国内各种评价声音中,沾沾自喜的声音似乎已开始形成“放量”。对此,我们难以苟同。 我们认为,政府调整GDP统计数据与“赶超”无关,只与追求经济活动宏观调控的科学决策有关。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一要讲总量,二要讲人均量。从根本上看,讲人均量对百姓、对业界、对政府更有实际价值,更易使全社会保持清醒头脑。尽管盘子扩大了16.8%,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总盘子的份额仍然只占到区区4%的水平。而一讲人均量,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排位仍在百位之后。对人口占到全球四分之一的中国经济而言,就算再过50年,我们也没资格沾沾自喜。 鉴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任何国家对经济数据的统计测算都存在误差。但一个长期让社会困惑、让政府尴尬的现状是,既然各国经济总量的统计都会存在误差,为何国际舆论偏偏盯着中国的统计数据说三道四呢?不必忌讳,这中间有地方长官为追求“政绩”在数据中“掺水”的问题,但也有统计方法陈旧不科学的问题。对后一个原因,既可能出现多报也可能发生少报、漏报。从本次建立于“家底”普查之上的修正数据看,少报和漏报显然属于问题的大头。如前文所述,校正误差有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调控和决策,我们亦要进一步强调,纠错本身则系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作风的合理回归。 2.3万亿元的“增量”主要积淀在第三产业,严格地说,亦主要积淀于中低端的第三产业。有心人自然会问,这块“增量”怎么会长期被忽视呢?据观察,它与国家对商业流通行业内小额经营、作坊式经营、流动经营、跨区域经营中的税收征缴制度的不完善大有联系,主要就是包税制条件下,经营者少报实际经营额是个普遍现象。在国外,统计数据通过两个渠道采集对比:一是抽样测算,再是从税收环节溯源。在国内,由于税制刚性不够和经营者纳税意识不足,除了税收流失还间接导致了统计方法的不足。在这个意义上,“增量”的“发掘”对改进税制和税收法制也有促进价值。 GDP总量调整使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发生了变化,但结构的变化依然只是量变而非质变,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瓶颈不但依然存在,有些甚至变得更趋尖锐。举个例子,随着GDP调整到各省,并非每个省的盘子都能同步扩大16.8%。东部地区市场经济活跃度高,二、三产业关联度大,这些省份GDP盘子的“增量”将明显高出16.8%这个均数。换句话说,各省调整到位后,东中西不同经济板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将更为突出,这些因素都要求全社会从结构调整、政府改革、社会改革等多个层面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谋求科学而有质量的经济发展。 最后还须看到,本次调整之后,科学统计的问题远未解决。“掺水”顽症,还有赖于全面施行“下算一级的GDP核算制度”来对症施治。这也是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作的一项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