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弘扬徽文化助推东向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5:0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东向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要素要东向对接,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人员交流等更要东向接轨。我省与东部发达地区观念上的差距仍然很大,这成为加快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地方发展与区域文化是共生互动的关系。钟灵毓秀的安徽大地孕育了绚丽精深、领域宽广、体系丰富的徽文化。仅以徽商为例,他们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进取、创新、合作
、诚信”的人文精神,勇于开拓、坚忍不拔的创业意志,同心协力、相辅相成的团队观念,诚信重诺、依律从商的契约意识,重义轻利、贾而好儒的人文品格,这是安徽乃至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实施东向发展,有必要大力弘扬“徽文化”,扬其精华,弃其糟粕,融会创新,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改变不利安徽发展的环境和意识。

  要弘扬徽文化,突破观念瓶颈的约束。徽文化有进取、创新和务实的文化传统,要充分利用这一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借鉴吸收其积极的精神内核,在东向发展的跨越式发展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小农意识和封闭思想,实现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转变、封闭型思维方式向开放型思维方式转变、狭隘排斥型思维方式向包容型思维方式转变、官本位思维方式向民本位思维方式转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率与效果,切实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负责。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在实践基础上大胆突破体制与观念的人为束缚,自觉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及实践创新。

  要弘扬徽文化,创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徽文化注重商业道德,重视法制,讲究诚信,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和合”精神。构建

和谐社会要大力弘扬这些精神,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营造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不断完善市场体系,构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法制平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快市场开放,重点推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放,注重用优质资源、优势企业承接
长三角
产业资本转移;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策上进一步灵活,经济上进一步扶持,重发展、讲诚信,为东向发展保驾护航。

  要弘扬徽文化,拓展国内外的发展空间。开放度低是制约安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借梯登高。为此,应秉承徽商眼光向外的开放精神,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把国外资本吸引过来,开拓并占领国际市场。应营造招商、亲商、和商、富商、强商的优越环境,在充分发挥安徽区位、资源、经济、产业优势之外,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的力度,通过与国际接轨,通过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加工出口区,积极引导外资企业集群化,鼓励跨国公司本土化,为东向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要弘扬徽文化,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安徽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名胜云集、人文荟萃。应把自然风景与徽文化结合起来,提升景区人文品位,吸引游客,带动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发展,促使当地第一、第二产业长足发展。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中尤其要大力弘扬徽文化,重点建好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开发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徽文化旅游内涵,建设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徽文化旅游景区。还应大力推进徽文化资源研究、开发、整合和提升,以商贸会、文化节日等为载体,发展具有徽文化特性的相关产业,促进安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致公党安徽省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