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晨报聚焦栏目专题 > 正文

钱志新卸任后到南大当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9:08 南京晨报

  2月15日下午,钱志新在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开了一场工程管理讲座。虽然以前讲座也没少开,但这次他的身份是一位纯粹的大学教授。这位刚刚卸任的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选择回到高校,继续自己的“学子”人生。

  他的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学院3楼,两个书橱,一张书桌,一杯清茶,一盆君子兰,和其他教授的无甚差别。回首前60年人生,钱志新讲的最多的不是政府工作经历,而是求学
过程。

  矛盾中转型搞管理

  1968年,钱志新从南京工学院(现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带着未圆的研究生梦,来到了无锡市轻工机械厂。“当时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当班长,但是由于‘文革’,不能考研究生。到了厂里,从零开始,从钳工、车工做起,一直到产品设计、技术革新。”

  当时的钱志新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与经济管理结缘。他把那次转型称为“一个偶然的机会。”1971年,无锡市轻工业局要招一个大学生搞科技管理,考察了很多人,后来选中了钱志新。

  “当时很痛苦,心里不踏实。”回忆起转型初期的感受,钱志新说:“东南大学招生时,打出醒目的标语就是工程师的摇篮。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做个优秀的工程师。刚从工程专业转做管理工作时,觉得做这些事情有点不务正业,学的东西用不上了,东跑西跑的,自己业务都荒废了。”

  在管理岗位上待的时间长了,钱志新意识到“处处有学问”,管理本身是门科学。他逐渐对管理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在企业和政府管理岗位上一展身手。在轻工业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上世纪80年代初,他“被放下去锻炼,担任无锡市自行车公司的经理。当时的经理实际上就是老总。3000多人的企业,最多时一年有4000万利润,在当地算是很大的企业。”当时的钱志新仅仅30多岁,放在今天无疑是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1983年,他回到轻工业局,担任局长一直到1986年。

  45岁重拾求学梦

  自踏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钱志新一直不曾放弃再次踏入校园的努力。对此,钱志新把它归结为“对知识有种内在追求”。即使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他也能安静地在上海

图书馆连续8个月读书,天天“像上班一样”走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

  1978年恢复高考,他决定考研究生,并且考上了于光远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考虑到孩子年幼,他无奈放弃了这次北上求学的机会。

  直到1991年复旦大学在无锡开设第一个校外研究生班,钱志新才找到圆梦的机会。“当时真是求之不得啊。”从那时起,他在学术上的能力开始显山露水。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明是,当时有70多人报名读研究生班,最终拿到学位的只有17人,第一批只有3个人拿到,而钱志新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在硕士毕业的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名牌战略》出炉。在这篇论文里,他收集了世界100多个名牌案例,整理出了7条名牌发展规律。论文不仅得到了复旦导师的肯定,并且得以在《中国经济时报》上连载了20天,反响强烈。

  从政为学互为支撑

  自此,钱志新一边从政,一边钻研学问之道。1996年起,他担任无锡市经委主任,之后在1992年他到盐城当了2年副市长。1994年回到无锡成为市委常委,很快就到省里担任省政府秘书长。与此同时,自1995年起,他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又到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成为了博士生导师。他的专著也一部接着一部:《竞争力三元结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新经营革命》等等。

  求学之路总是充满艰辛。为了达到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担任盐城副市长的那两年,钱志新每天晚上坚持学习英语,“当时请了个老师,每天晚上从8点学习到10点。天天学,连学了8个月”。

  1996年担任江苏省计经委主任以后,钱志新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平台。“省发改委10年,是我积累最多最快的时期。”在他看来,从政与为学互为支撑,“工作是学习的平台,学习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借助于政府平台,他“接触到大量的来自宏观和微观的信息,国内国外起码跑了几千家企业”,可以“既向书本学习,也向实践学习”。

  不一样的老师钱志新

  每个季度,钱志新都会和他的学生们碰头聚会。如今,师从钱志新的博士生已经有10多个。

  到南京以后,有一次他给南大的研究生作了一次报告,学生们感觉他作的报告不一样,讲了不少案例,之后钱老师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的风格就传开了。后来各个学校都来请他作报告,南大、东大、南师大等高校还聘请他做兼职教授。作为一位大学教授,他主要指导学生的论文,并且思路不是从逻辑出发,而是从实践出发。

  现在,他正式来到了南大,开始做一位纯粹的大学教授。他已经把大量书籍搬进了这里的办公室。当然,那两个大书橱,也只够摆得下他一半常看的书。拍照时,钱志新打开书橱,随手挑出一本《六顶思考帽》。“这本书好,我很喜欢读。思考这两个字很好。”

  对话

  记者:您跑了数千家企业,实际上是不是把从政和为学结合起来了?

  钱志新:对我而言,工作是学习的平台,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在政府经济部门工作,这种学习的平台,平常人很难得到。而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工作。

  记者:当时一边从政、一边为学的官员多吗?

  钱志新:每个人特点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

  记者:您还是比较认同这种方式的?

  钱志新:我认为,什么事情都要结合,从政、为学可以结合,为学、经商也是。企业家也可以是学者,商为主,学为辅。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到南大工程管理学院的?

  钱志新:这里是最近过来的。工程管理和我的业务结合得比较好,我可以发挥作用。

  记者:能描述一下您现在的工作情况吗?

  钱志新:现在的工作,一是自己搞搞课题。《扬子晚报》给我开了个专栏“新经营之道”,每个星期要写一篇,2年时间总共发100篇;第二,继续带带学生;第三,给学生上上课。

  记者:您今年60岁了,您自己怎么评价前面60年的人生?

  钱志新:现在没到评价的时候,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笑)不能自己给自己作评价。

  作者:黄淑慧/来源:南京晨报

  相关专题:南京晨报聚焦栏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