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中日关系不能走向“双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8:15 环球时报

  ●美国对中日历史摩擦的基本态度是作壁上观,但在布什政府看来,中日关系恶化有一条底线,就是它不能损害美国的利益

  ●在外交政策上,美国对中国和日本采取“两点论”,既要日本,也不放弃中国;既不想看到中国成为它的竞争对手,也未必愿意看到日本在东亚称雄或者让日本与自己在国际上平起平坐

  ●中日关系要防止从1972年复交以来的“双赢关系”走向“双输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的国际环境变化有3个:冷战的终结;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崛起的影响。

  冷战终结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后期中日美对付北方“苏联威胁”的共同的战略需要不复存在。而这种共同的战略需要曾经是中日复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纽带,由于失去了这个重要纽带,两国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方向。

  冷战终结也带来了中日关系的国内政治条件的变化。特别是1993年日本国内持续了38年的保守党与革新党对立的所谓“1955体制”的崩溃,使日本国内政治和社会思潮加速走向保守化,进而使日本对外政策日益失去了制衡机制。

  美国全球战略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美国作为冷战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不能容忍世界上出现另一个有能力挑战其霸权地位的大国。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威胁论”在美国曾盛行一时;90年代后半期以来,随着

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威胁论”取代了“日本威胁论”。

  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事务,即便是超强的美国,也常常会感到捉襟见肘,为此需要更多借用盟国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亚太,既具有重要战略位置,又拥有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日本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在亚洲的“霸权助理”和战略前沿。

  一方面,美国全球战略需要进一步利用日本;另一方面,美国的“提拔”正符合日本的需要。为了使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分担更大的作用,美国有意激发日本的政治和军事抱负,这反过来又使亟盼成为“政治大国”、“普通国家”的日本感到“正中下怀”,有恃无恐,傲视周边。况且“与最强大者为伍”本来就是日本传统的外交战略。于是,美日相互借力的格局日趋成型,美日同盟出现了军事一体化和目标全球化的势头。

  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

  按照西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念,一个上升的大国必然对现存霸权国及国际秩序构成挑战。在美国,一部分政治势力顽固地认为中国的崛起必将意味着对美国全球霸权的挑战。与之呼应,日本也不希望亚洲出现一个人口和幅员远远超过自己的强大竞争对手。对中国走向强大的担忧成为美日同盟的重要纽带。

  由于地缘政治的缘故,日本比美国更多地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压力,对中国的警戒心理比美国更强。对日本来说,借美国之力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应对中国的发展,才是日美同盟的更现实、更重要的目标。同时,日本右翼政治家鼓吹“中国威胁论”,也成为激发素有强烈危机感的日本国民的情绪,争取更多国民支持其修改“和平宪法”和采取鹰派外交政策的手段。当前日本政府的现实政策与历史问题交错叠加,导致中日“政冷”长期化。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成了日本欲与中国对抗的信号和象征。

  美国对中日交恶的复杂心情

  从本质上说,布什政府既然担心中国的崛起,当然更担心一个崛起的中国与一个已经崛起的日本接近,因为中日两个大国相互走近并加强合作,难免会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因此,布什政府不会坐视和容忍中日之间出现所谓“政热经热”、携手推进没有美国参加的东亚地区合作的局面。

  对于布什政府来说,让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互相掐架是维持自己领导地位的最有效办法。美国深知日本国内存在一股强烈的“厌美”、“反美”情绪,中日摩擦引起的日本国内“厌中情绪”上升,正有利于转移日本国民在很多问题上对美国的不满和反感。有最近访美归来的日本学者说:“对于中日关系恶化,一些美国人感到高兴。”

  在历史问题上,尽管布什总统对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中、日韩关系紧张表示不耐其烦,美国对中日历史摩擦的基本态度是作壁上观。但近来美国舆论界对中日历史摩擦表现出空前的关注。即使在布什政府看来,中日关系也并非越坏越好,这里有一条底线,就是中日关系恶化不能损害美国的利益。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美国一方面要确保美日、美中关系好于中日关系,从而使美在战略上处于最佳位置;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中日关系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样既影响亚太稳定,损害美国利益,又将最终迫使美国面临在中日间做出选择的困境。

  在外交政策上,美国对中国和日本采取“两点论”,既要日本,也不放弃中国;既不想看到中国成为它的竞争对手,也未必愿意看到日本在东亚称雄或者让日本与自己在国际上平起平坐。美国此种心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2005年它尽管在口头上一再表示支持日本“入常”,却又与中国一致表示反对强行表决各方未能达成一致的安理会改革议案,使日本不得不承认其“入常”之路严重受阻。

  目前,尽管日美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发展程度和性质存在着很大差别,却在事实上形成了中国和日本同时重视对美外交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看到了中日各自的对美外交与中日相互外交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的奇异景象。由于小泉政府推行“对美一点主义”政策,对周边国家采取强硬而僵化的外交政策,中日关系进入了复交以来“最糟糕时期”,而日美双方都称“日美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佳时期”。这样,美日关系与中日关系似乎形成了“反比例关系”。

  防止中日关系从“双赢”走向“双输”

  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两国政治关系日趋恶化,在本来可以合作的事情上无法实现合作;在本来可以避免摩擦的问题上无法避免摩擦。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述3个因素的继续存在可能导致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正因如此,日方应当认识到,必须在现有情况下找到改善双边关系的良方,因为维持现状就意味着中日关系的倒退。

  中日两国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来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国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利益,例如经贸、环境、地区合作等,特别是1972年两国复交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的经贸关系以及在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已经给两国及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中日关系要防止从1972年复交以来的“双赢关系”走向“双输关系”。一个洞若观火的事实是: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正如很多有识之士所指出的,中日政治交恶的最大受害者,是当事者双方本身。▲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0日第十一版)


冯昭奎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