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韩国有多100个“君子村”(独家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8:50 环球时报

  韩国影片《最后的狼》是一部受人欢迎的喜剧片。该片讲的是一个自愿到乡村派出所工作的警官的故事。这个乡村叫“无为里”,因为没有犯罪案件发生而被授予“无犯罪村”称号。这件令人高兴的事却成了警官的烦恼,因为总没有案子发生,派出所就会被撤消。十分喜欢田园生活的警官为了保住派出所,无奈之下,只好采取恶作剧方式“制造”案件,因而发生了不少令人啼

  笑皆非的事。不了解韩国情况的人看了这部影片,大多以为“无犯罪村”是虚构的,其实,韩国确有“无犯罪村”。

  减少犯罪改变面貌

  上世纪70年代,为了加强农村建设,韩国开展了著名的“新村运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法制和道德建设。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使农村法制和道德建设规范化、持久化,不断提高农民的守法意识,韩国在广大农村发起了评选“无犯罪村”活动,法务部还专门颁布了相关规定,制定了评选标准和实施办法。

  “无犯罪村”每年评选一次,标准十分严格,一年中不发生任何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中止公诉、暂缓公诉等级别的刑事案件或送交检察机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才符合要求。符合标准的乡村,经道(相当于省)政府和地方检察厅审核,每年4月25日“法制节”各地隆重开会,授予“无犯罪村”称号,并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

  “无犯罪村”活动激发了农村参与法制和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从80年代开始,“无犯罪村”数量逐年增加,1994年多达340多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和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遭遇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无犯罪村”活动受到冲击开始走下坡路。据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无犯罪村”减少到184个,2004年减至不到130个。尽管如此,“无犯罪村”对于减少犯

  罪、提高农民道德水平、改变农村面貌发挥的积极作用仍受到人们高度评价。

  不建院墙互帮互助

  京畿道华城市马道面松井二里下一村连续23年被评为“无犯罪村”,村里数十年如一日无盗窃、抢劫、赌博。全村31户中有27户不修大门、不建院墙。家家户户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严重纠纷。由于邻里间相互信任,安全有了保障,很多人出门不上锁。人们把这样的村庄称为“君子村”。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滋生犯罪,“无犯罪村”活动能保持下来十分不易。京畿道华城市松山面中松二里村1982年到2004年连续22年“无犯罪村”榜上有名,但2005年因村民酒后驾车、参与赌博,分别受到罚款和暂缓起诉处理,保持了20多年的“无犯罪村”纪录中断了。村民后悔不已,全体村民立誓要齐心协力夺回“无犯罪村”荣誉。

  宗族权威儒家传统

  根据对“无犯罪村”的研究发现,这些村子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个别村庄离城市较近。村庄规模一般较小,二三十户、百十口人,自成村落。村庄远离城市喧嚣,居民数量少、结构单纯,对减少和防范犯罪比较有利。另外,这些村庄大都有宗族痕迹,比如连续6年被评为“无犯罪村”的忠清北道青山面德谷里村,总共20户、50名村民,主要由朴、张两大姓氏构成,两姓家族定居当地都有数百年。宗族的权威和影响成为凝聚村民的有利因素。不少村庄具有悠久、深厚的儒家传统,以“孝道”和“仁、义、礼、智、信”为生活信条。有些村庄信奉西方宗教,共同的信仰形成维系村民团结和睦的纽带。

  除了自然及文化因素外,成为“无犯罪村”还有一些必要条件。一是有公心、威望的乡村带头人。这些村庄大多以一位愿意为村民服务、有能力和威信的里长(即村长)为中心,带动村民,组织治安防范,发动居民帮助邻居看门守户,通过居民互助照顾独居老人、过年举行团拜等活动,促进村民和睦。二是坚持进行法制和道德教育。这些村庄大都有“乡村会馆”等集体活动场所,经常集会商讨村务,特别是结合本村实际进行守法和乡规民约宣传教育。许多村庄十分重视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对青少年进行

传统文化和礼节教育,使他们从小就知书达理、遵纪守法。三是建立警民协作机制。辖区的警署和派出所建立对口责任制,经常深入管辖的乡村进行法制宣传和预防犯罪指导,并且加强巡逻执勤,发现犯罪线索和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在警方指导下,各村庄建立了防范和调节机制,及时敲警钟、化解矛盾。四是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在授予“无犯罪村”证书和标牌的同时,按照获得荣誉称号的次数,分别发给500万至数千万韩元不等的“居民希望工程资金”,根据全体村民的意愿,用于修建乡村道路、公用仓库、乡村会馆、老人会馆等公共设施,改善乡村面貌、提高村民的集体福利水平。▲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8日第四版)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凌志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