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当业还在婴儿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8:50 环球时报 | |
去年底,东方华纳服装有限公司的会计郑建华(音)推开北京一家典当行的镀金大门,向工作人员提出以公司财产为抵押,希望获得12.5万美元的贷款,以避免陷入资金短缺危机的公司倒闭。典当行倒很爽快,几天后便同意借贷。凭借这笔资金,这个拥有100名职工的私营企业还清了债务,逐渐步入正轨。 在旧社会,典当行曾被看作是榨取贫苦百姓血汗钱的工具,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对 典当行的发展反映出中国银行未能正确评估贷款风险,忽视对小企业的服务。典当行的利息虽比银行的高,但它们能在两三天内做出是否放贷的决定,而且手续也不繁杂。 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创造了中国75%的就业机会,近60%的国内生产总值。但许多私营公司表示,自2003年给某些经济领域降温以来,它们感觉从银行贷款难度加大,于是,它们不得不转向典当行,甚至求助于一些未经授权的借贷者。 典当市场相当庞大。中央银行的调查估计,每年地下借贷的数额达到了9500亿元人民币。包括从朋友、商界熟人以及放高利贷者那里的非正式贷款,在温州等迅速崛起的私营企业中非常普遍。 农村的非正式贷款也很普遍。经合组织估计,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的贷款占农村信贷总额的70%。此类信贷活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典当行是人类最古老的金融机构,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中国。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典当行,包括去年新批准的近500家。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典当业比起来,中国的典当业现在只能算是处在“婴儿期”。▲ (摘自2月27日路透社电,原题:中国受困的企业人助长典当业的繁荣,杨孝文译)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8日第六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