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企业缘何躲不掉“奖骚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3:32 正义网

  在日前召开的海南省诚信纳税企业座谈会上,许多企业反映,这些年对企业的评奖活动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到处评比,遍地是奖,有的企业一个月内接到10份评奖函。许多评奖活动是收费的,已演变成部分机构用来创收的工具。(9月13日《工人日报》)

  评奖的本意在于激励优秀,鞭策后进。然而当评奖变成了叫你参加你就必须参加的强迫评奖,甚至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买卖,交多少钱获什么奖,那么这些带有浓烈商业味的评

奖,除了给企业带来负担,让高尚的荣誉变味,导致评奖活动的公信力下降,又还有什么意义呢?海南的情形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只要稍为留心就不难发现,评奖的泛滥,在东西南北许多地方都已成灾了。以往说及评奖的异化,舆论大抵是着眼于它的形式主义,而时至今天,愈演愈烈的评奖已不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而是直奔敛钱谋财的主题了。

  局外人也许无法想象今天的一些评奖活动离谱到了什么程度:评比机构先发一份传真,附上一个账号,吩咐企业只要按传真上标明的数额给账号汇钱。随后企业就会收到对方寄来的奖牌或是荣誉证书。当然,如果企业了解“潜规则”和“行情”,也可以与对方讨价还价。但有一条底线是不能逾越的,这就是不能拒绝参予。不过一般而言,企业是不会拒绝的,这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敢拒绝。

  但凡有能耐操持评奖活动的,都是颇有些来头的。且不说一些行业协会本来就脱胎于政府部门,一直以“二政府”自居,即使有些社会团体,也与官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他们自己的话讲,都是有背景,能与权力部说上话的。这样说恰也不是吹嘘,他们的评奖活动确实都是经过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的,章程上盖着象征权力的公章。有了这个“尚方宝剑”,敛钱卖奖自然心想事成。也有心有不甘的企业,或是言语间有所抵触,或是交钱迟缓了些,对方马上会把政府或是主管部门的领导搬将出来。企业迫于压力,只好交钱参评。

  有企业呼吁,政府部门在批准评奖活动时要严格把关。这个呼吁,其实是隔靴搔痒。评奖成了对企业的“奖骚扰”,政府部门不会不知。之所以心知肚明却仍然默许乃至纵容商业化的评奖活动,说穿了无非是利益驱动。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已是一些政府部门的“行为模式”。谁能相信,没有利益分成,政府部门会拿出自己的大印让“卖奖专业户”去狐假虎威?在乱评奖中政府部门具体在扮演什么角色,是否已由从前的亲自出马、在乱评奖中寻租、设租,演变成了“退居二线”、曲线寻租设租。认真查它一查,真相自会大白。

作者: 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