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来自四川绵阳的赵仲卿曾和其他8名聋儿一起,在泉城义工集体成员单位、济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下属的济南瑞峰言语康复中心度过了两个月的康复治疗时光。他们在济期间,泉城义工组织了爱心父母轮流照顾这些孩子们,每周还陪伴他们去逛公园。趵突泉、济南动物园、泉城公园等地,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
如今,7个多月过去了,这些孩子成为泉城义工爱心父母们的一大牵挂。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泉城义工代表们再次来到绵阳,来到这些聋儿中间,再次让聋儿们感受到“泉城父母”的爱。
时报擂鼓5月12日电(特派记者 赵言民)
“叔叔,叔叔。”11日下午,前来看望绵阳聋儿的泉城义工刚刚走进绵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训部的板房走廊,4岁半的聋儿赵仲卿就从几十米外的走廊那头认出了大家,并飞奔过来。
见泉城的爱心父母们来了,正要走进教室的聋儿刘宏岑、李幼儿、范小兵等纷纷飞奔着过来,扑进泉城义工“爱心爸爸”的怀抱。几个聋儿还在泉城义工“爱心父母”的脸上一通亲吻……
两个月,
会影响孩子一生
“在济南的那两个月,对孩子们的影响太大了。”熊英对记者说,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因语训部的办公楼成了危房,孩子们只得被家长接回家。当年7月底,泉城义工们前来接这些聋儿时,他们已经部分恢复的听力和发音功能再次退化了。
“要不是泉城义工及时来到绵阳将这些孩子接到济南,他们的情况会更糟。”熊英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所处的环境非常重要。
据了解,9名聋儿在济南期间,济南瑞峰言语康复中心的老师们经常利用情景教学,这在绵阳之前是没有过的。
“特别是泉城义工的‘爱心父母’,不仅照顾了孩子们的生活,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和外界交流,对疏导他们的心理非常有好处。”老师姜漪告诉记者,泉城义工每周末带孩子们去公园、科技馆等场地,开展情景教学,让孩子们收获很大。正是有了这些基础,他们回到绵阳后,经过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听力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泉城义工,就是孩子们的第二父母
说起孩子在济南的两个月,刘宏岑的父亲刘文俊就激动不已。去年的7月29日,是刘宏岑三岁生日。这一天,泉城义工要带着他们到千里之外的济南。“我们知道,泉城义工们一定会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刘文俊说,两个月后,等孩子乘坐飞机归来时,他们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孩子不仅长胖了,语言能力也提高了。
“泉城义工就是我们孩子的第二父母,等他大了,我一定会把这段故事再详细地告诉他,让他铭记一生。”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5点钟,该离开了。孩子们排着队来送济南的爸爸妈妈们,泉城义工们则有些依依不舍。此时,小家伙赵仲卿又跑出队,泉城义工的爱心妈妈抱起了他。
来到泉城义工们的面包车边,爱心妈妈问赵仲卿:“阿姨带你到济南,好不好?”“好!”仲卿答道。大家笑开了花!
“跟叔叔、阿姨再见!”老师说道。“叔叔再见!阿姨再见!”小仲卿清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