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认不出他们,但我深深感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04: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我认不出他们,但我深深感激
这张照片被网友评为“最该被刻成雕塑的照片”。资料图片

  38岁的杨云秀是被网友们评为“最该被刻成雕塑的照片”中被救的女子,她是汶川县水磨镇人。一年前,他被13个素不相识的救援人员抬着,艰难跋涉在满是瓦砾的废墟坡上。

  一年来,杨云秀一直到处打听着当时抬过她的那十几名恩人,根据那张照片和许多人的帮助,目前有7位恩人已被确认。

  文/本报记者翁淑贤

  十来名救援人员抬着一名伤重的女子艰难跋涉在满是瓦砾的废墟坡上,他们当中有穿军装的军人、穿白大褂的医生、穿橙红色衣服的专业救援人员,更多的是穿着便装的志愿者。2008年5月15日下午,这一感人的瞬间定格在一名记者的相机中。照片公开发表后震撼了全中国。在昨天央视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特别纪念节目中,它被当成重要的背景,再现在13亿中国人的面前。

  被垮塌石灰窑严重烫伤

  38岁的杨云秀是这张被网友们评为“最该被刻成雕塑的照片”中被救的女子,她是汶川县水磨镇人。昨天下午,记者拨通她的电话时,她还郑重嘱托:“你若知道更多恩人的下落,一定要替我谢谢他们。说实在,我认不出他们来,但我深深感激!”

  杨云秀回忆说,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左右,她和丈夫罗光品正在老家附近的石灰窑里帮着卸货。她刚爬上货车,突然间感到车子在剧烈晃动,她惊慌地大叫着,死死抓住车厢侧面的柱子。没想到,她身边一个十几米高的石灰窑瞬间垮塌了,她来不及走掉,滚烫的石灰块和水泥块无情地砸向她的脸上、身上……

  离石灰窑远一些的罗光品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当大地重归平静时,却发现妻子杨云秀倒在石灰和水泥块中,痛苦地呻吟着,全身的皮肤被大面积烧伤。在工友的帮助下,他用一块厚门板将杨云秀抬到了镇上。后来,及时来救援的解放军为她进行了包扎和输液,并用冲锋艇将她送往都江堰。

  十几名恩人抬着她爬坡

  那张感人的照片,再现的就是去年5月15日下午3时左右,杨云秀到达紫坪铺水库岸边时,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合力抬起她向着水坝上的救护车艰难前行的瞬间。

  从码头到水坝上,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米远,但斜坡很陡,门板足有几十斤重。在震后满是瓦砾和碎石的坡路上,几条硬汉子护送着一个受伤女子的场面让人动容。所以,没走出几步,就有更多的人上来“出点力”。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照片中那个穿着红衣服的最显眼的救援者——中石化胜利油田的管理人员王绍光的电话时,他在另一头淡淡地说:“比我值得采访的人太多了,我们只是幸运地被记录而已。”他说自己只是随路经过,“顺便上去搭把手而已”。

  杨云秀当天被送到华西医院,去年6月又被转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救治,在做了两次植皮手术后逐渐康复。

  愚人节前找到恩人

  一年来,杨云秀一直到处打听着当时抬过她的那十几名恩人,根据那张照片和许多人的帮助,目前有7位恩人至今已被确认,其中之一的杨政告诉记者,今年3月31日,他突然收到一条“祝你新年快乐”的短信。“当时我一头雾水,新年都过去好久了,这难道是愚人节的提前玩笑?”后来,当他弄清楚发信的人正是一直在找他的杨云秀,并得知她不懂得写短信,只能将别人过年发给她的短信当问候“转送”给他时,他很快就踏上去水磨镇的路,去探一探这位素昧平生却牵挂着他、也同样让他挂念的“姐妹”。见面时,杨云秀一家道不尽对恩人的感激,她向杨政深深地鞠了一躬。

  十来封感谢信一半无处寄

  杨政至今仍清楚记得杨云秀读小学的二女儿罗华英用稚嫩的童声向他朗读她亲手写的感谢信那一幕。这样的感谢信小女娃已经替文化水平不高的妈妈写了十几封。因为,有说法称这张照片是 “13个救1个”,但杨云秀至今也数不清照片中的人,有几个恩人的面孔甚至还看不清。但她知道,在救援的路上,在这张照片之外,搭一把手护送她的人岂止十几个。康复后过上新生活的她,已将这些信托杨政和其他有心人带出去,希望能早日送到曾经救过她的恩人手上,弥补她一家人无法当面向他们道谢的遗憾。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