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编年史中,社保资金案曝光后影响之大及广,可谓前所未有。7月案发的上海社保案,第一次以骇人的挪用金额凸现于公众视线。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社保资金挪用案,激发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对未来的多重担忧。事件促使民众反省业已推进了整整15年的中国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何去何从?激进抑或保守?至今分歧依旧,但改革还是在复杂的权衡中导向最少阻力的现实路径——功过自待评说。 |
多重担忧1、各地频现社保资金挪用案在1986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至2005年底,还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账。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全文] 2、个人账户缺口高达8000亿元用于当代支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逐年入不敷出,导致以未来积累为目标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长期被占,全国各地合计空账已造成至少8000亿元的缺口,今后支付堪忧。[全文] 3、垄断阻碍社保体系健康发展非但强制性征缴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基金全部控于各级政府之手,自愿性的企业补充养老金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各级政府主宰。各级政府对社保资金的超强垄断,既构成过往社保体系随处可见的低效、谬误乃至腐败之源,更严重阻碍其迈向健康的未来。[全文] 4、自我监管难题仍然存在多年来的社保监管一直停留在社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自我监管。1998年后,国家明令社保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转向税务部门征缴为主,并存入财政专户,形成劳动保障、税务、财政和银行等多单位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但在地方政府的强势介入下,政府各部门的利益交织千丝万缕,很大程度上形同一体,所谓相互监管很难实现。[全文] |
改革之路1、做小做实个人账户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央政府终于启动了“做小做实”个人账户的扩大试点,总额50亿元的资金由国家财政部下拨新增试点的七省份社保基金专户。所谓“做小做实”个人账户,是指把以前个人账户所缴费用与统筹账户缴费基金分账管理,全部形成真实积累;统筹账户基金积累则全部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之前,东北三省已自2001年陆续开始试点。[全文] 辽宁模式中央政府决定,自2001年起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严格分账管理,确保个人账户做实;当年要求的缴费率为5%,逐年增至8%为止。辽宁省自此无法调度个人账户资金弥补当期统筹支付缺口,这一缺口部分由中央财政予以补贴——也正因此,辽宁的试点模式被形象地比喻为“补缺口”。[详细内容] 黑吉模式在黑、吉两省,中央和地方财政依然为做实5%-8%的个人账户进行补贴;但补贴不再打入两省当期统筹账户,亦不直接注入个人账户,而是转入财政专户作为储备,对应依然“空转”的个人账户。与“辽宁模式”的“补缺口”相比,“黑吉模式”具有“补账户”的特征。在这种模式下,地方依然可以调度个人账户填补统筹缺口,而一旦数额庞大的个人账户仍可资调度,即令当期支付压力大为减轻。[详细内容] 2、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中央拨款与扩大试点并行的另一项制度安排——将中央下拨的做实个人账户补助资金委托专业投资机构管理运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由此走上前台,并承诺3.5%的保底收益率。“为什么交给我们运营?这是因为各省没有我们这么优惠的收益,也请不到这么多专业的人员。”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如是说。[全文] 3、年金管理回归市场在2006年末为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打开政策缺口的同时,有别于强制性基本养老金的另一社保“支柱”——企业年金的规范投资已经施行了两年有余。而此时,年金市场化运作呼声也日益增高。劳动保障部已在去年9月发出通知,要求之前由地方政府社保经办机构接收的企业年金计划,必须在2007年底之前移交具备资质的机构管理运营。[全文] |
|
他山之石美国美国1935年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就一直把基本退休基金掌握在联邦政府手里,为安全起见,颁布法律只准用这笔基金中可动用的部分购买国家债券,其余资金全部存入银行生息,不允许做其他渠道的投放。[详细内容] 法国法国堪称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完善的国家,它有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庞大社会保障体系。法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具有“分散管理”和“政府兜底”的双重特点。它以行业为单位,以保险为原则,实行各行业保险计划相对独立的分散管理模式。在行业保险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国家有责任在财政上给予支持。[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