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立诚:期盼政治体制改革迈开更大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07:49  新京报

  社会保障前进的步伐要加快

  新京报:有些赞成改革的人,反对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但因为看到腐败和贫富差距,也开始对改革抱怀疑。这部分人可能是城市中产阶层,也可能是普通农民。怎么凝聚他们的改革共识?

  马立诚:要有几个重大措施。一个是关注民生、倾斜民生,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迈出大步。比如中央出台的4万亿投资,希望投向民生的份额增大。

  我在人民日报工作时,1993年就起草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社论。15年过去了,社会保障前进的步伐太慢了。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老百姓的钱就不敢拿出来消费,拉动不了内需。

  还有工资收入偏低。我们有一个问题,民众劳动工资的收入偏低,一些类别的资本投资回报率偏高。台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的办法是适当降低投资回报率,提高劳动工资的收入,这样有利于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现在有一个新观念叫共享,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必须这样做。

  今后的改革,仍然要尊重民众的首创精神

  新京报:您觉得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政府以及不少学者提出了改革路线图,比如2049年建立福利国家等等。但老百姓也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求改革,比如出租车司机通过停运改变出租车管理体制。怎么实现各个层面的力量良性互动,形成改革合力,而不会拉扯冲突?

  马立诚:三十年来的历史表明,民众是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也是观念变革的主体力量。

  1976年的四五运动,是民众反对“四人帮”、悼念周恩来的运动。从更深层次来看,则是表达了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对贫穷的不满,实质上是要求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运动,为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做了铺垫和民意准备。所以说,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转折的根本动力。

  1978年5月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也不是胡耀邦布置的题目,邓小平事前也不知道。文章经过中央党校、南京大学、光明日报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共同努力出台的,所以这篇文章也是来自“下面的”为纠正“两个凡是”做的努力。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的家庭承包改革,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这悲壮的一幕,形象地说明,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恩格斯曾经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大包干”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如此。

  1987年,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工的出现,是实现城市化的又一个创举。

  四川张锦明推动了选乡长,是属于上面的还属于下面的?对步云乡民众来说,她是“上面”,但从中央角度来看,又是“下面”。以她当时的级别而言,仍然属于来自下面的推动。变革的大部分突破来自民间。

  新京报:改革能够成功,决策者的支持至关重要,还有很多改革是上面直接主导推动的。

  马立诚:当然,有很多改革是上面直接推动的,比如恢复高考、浦东开发、加入WTO等等。

  从改革呈现的形势来看,是上下互动,动力来自两方面,更多的动力来自人民。

  今后推进改革开放,仍然要尊重民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之一。前几天报道说,重庆市提出允许出租车司机成立协会,解决出租车行业的难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我曾经根据香港的经验提出过一个管理小贩的建议。比如一条街上根据地形设多少小贩摊位,有关方面与小贩沟通确定,然后要求小贩协会依此管理。小贩协会为了自身利益,自然会自律监督,不让其他人乱摆摊。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执法成本,减少恶性冲突。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主旨在于尊重、照顾民众的权益。有了这一条,再加上真正做到向民生倾斜,就能在改革中形成良性互动,拧成一股劲。

  期盼政治体制改革迈开更大步子

  新京报:下一次观念变革的主题会是什么?

  马立诚:我最近走了很多地方,看到社会各界呼吁加快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

  新京报:中央曾多次明确表示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马立诚:行政体制改革是衔接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间段。行政体制改革进行多次,但政府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十分强势,远远没有转化为服务型政府。近些年来,根据审计部门的审计,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都出现了资金违法违纪问题,表明行政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

  最近沈阳一位律师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市政府60个部门公开招待费使用情况。市政府承认,这位律师的申请符合《条例》规定,但又表示,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极其敏感,公开难度极大,结果可能不会太乐观。”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呼吁说:“财务不透明,使暗箱操作有机可乘。公开这类信息对提高公民参与能力、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有重要作用。”花纳税人的钱,纳税人问问怎么花的,为什么不说?这样一件事做不到,违背“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这个例子来看,行政体制改革要想到位,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行政说行政的效果十分有限。下一个改革的突破口就在这里。可喜的是,最近贵州、江苏在公选干部上有了突破。这些尝试非常好,社会各界期盼政治体制改革迈开更大的步子,包括加强新闻监督、扩大直选、实施公共财政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 开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