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替
今年泰国新年(4月13日-15日),曼谷街头不再有欢乐的花车和泼水的人群,而是在全世界媒体的直播下,政府军队与泰国前总理他信暗中支持的“红衫军”展开的巷战。以双方伤百余人、死亡两人为代价,“红衫军”终于被驱散,对政府机构的围攻被解除,过去5天震惊国际的政治混乱,暂告结束。
表面上看,“红衫军”通过迫使东盟峰会取消,让亚洲领导人纷纷紧急撤离,达到了对现任总理阿披实的羞辱效果,也让整个国家形象在世界上蒙羞、拖延了泰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但仔细分析,这一战役,真正的输家还是躲在幕后发号施令的流亡者他信,对整个泰国政治,则是一次打破恶性政治循环、深化民主制度的契机。
毫无疑问,这次“红衫军”起事,是一场不折不扣“他信的报复”。双方仇恨的起点还要回到2005年9月,当时华裔富商林明达无法忍受老友他信当时的贪腐,毅然发动“人民民主联盟”运动,号召支持者周末走上街头,立誓推翻他信政权。参加“民盟”的曼谷中产阶级抗议群众都身穿黄色T恤,表示对国王的忠诚。林明达的“黄衫军”声势如此浩大,以至于台湾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都亲赴曼谷考察,之后在台北复制了一场同样壮观的针对陈水扁的“反贪腐”围城大行动。
虽然获得了媒体支持,但“黄衫军”无法轻易撼动他信的政治基础。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长期以来,国王、军人、议会政党是参与泰国政治的主要三股力量,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完善的民主:民众选出的民意机构,并没有获得在国家政治事务中的最终发言权,军人常常会以保卫国家的名义干政。历史上军人政变、政府下台、国王仲裁以最后平息争议的例子层出不穷。过于频繁以及不正常的政府更替,导致民主社会的主要动力——政党——缺乏稳定性,因此政治学者认为泰国政党还处于“党魁主义”阶段,政党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纲为基础,而是建立在党魁本人的影响力上。
因为整个军队指挥系统、议会系统、法律体系和公务员体系都位于首都曼谷,而政党影响力并不如正常民主国家那么大。因此长期以来,泰国大选以及整个国家政治,更多的是一种首都游戏,和占70%人口的外省农民关系不是很大。但电信大亨他信首先打破了这个传统,不再玩首都游戏,而是按照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则,把自己的政治民意彻底建立在农村。在整个选举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信走在法律灰色地带,运用买票的选举策略,以及对农村选民的慷慨承诺,唤起了农民的参与政治热情,于2001年获得政权。成为总理之后,他在政策上对农村大力倾斜,农民开始相信,他信的确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因此成为他信忠实的跟随者。让他信在历次选举中,获得了“自动多数”的统治地位。
他信甚至产生了致命的傲慢:他认为是时候让军人等势力真正退出泰国政治了,泰国应当建立如同英国、日本的“虚君议会民主制度”。这样,他几乎得罪了在曼谷的全部势力。而他家族不加克制的贪腐,更是让局势火上浇油。因此林明达的“黄衫军”得到了整个曼谷的同情。
终于,军人于2006年9月19日发动14年未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了政府,让身处美国的他信被迫流亡。次年(2007年)6月他的“泰爱泰党”被解散,8月新宪修定,12月重新大选。军人对政治的强力介入,一下子削弱了议会选举的合法性,无论呈现什么结果,输的一方都无法认赌服输。如果输的是他信一派,输者会认为那是“武力胁迫下的民主”;如果输的是反他信一派,输者就会继续期待外部力量(军人、法庭甚至国王)施加干预。
后来发生的事情正呈现了这一恶性循环。在他信的遥控下,政治盟友赢得了政变后第一次大选胜利,2008年5月林明达再次带领“黄衫军”上街,号召推翻傀儡政府。8月他信和戴罪的妻子逃亡伦敦。接着“黄衫军”围攻总理府,之后的街头冲突导致1人死亡、45人受伤,总理沙马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但很快他信旧部沙马被法院因主持烹饪节目治罪,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后来他信妻弟颂猜出任总理,“黄衫军”终于在11月瘫痪机场,造成了一场国际事件。法院再度迫使颂猜去职,加上他信某些盟友的背叛,反他信力量获得了久违的议会多数,阿披实成为8年来第一任反他信总理。
既然议会道路走不通,他信也开始模仿“黄衫军”,今年3月买通支持者组成“红衫军”围攻政府机构,并且成功迫使东盟峰会取消,甚至要直接去抓捕阿披实本人。但是街头抗争并不是他信的擅长,在军人武力驱逐下,“红衫军”失败。这已经是他的最后一搏了,在议会战场上,更多同盟者会随大流叛变,而在街头战场中,他信雇人所需要的金钱也即将告罄(因为政府冻结资产,他不得不卖了手中的曼城队来套现)。他信最后报复的失败,给了儒雅总理阿披实更多的政治支持。
虽然他信的影响越来越弱,但泰国政治依然有隐患。阿披实宣布会进行政治改革,以防不成熟的民主制度制造新的野心家。他信的发家和溃败史,是泰国民主珍贵的一课,如果曼谷精英再不对农民进行政策关照,政治体制中继续留给军人不加限制的干政可能,各政治势力继续在是否获得国王背书上搞机会主义,泰国这政治混乱、发展停滞的“失去的三年”,依然会循环出现。(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