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系列论坛之三:伊朗的现代化转型》
主持: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讲:李国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点评:郭宪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华黎明(中国前驻伊朗大使)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波耶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时间:9月27日(周四)下午2点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桥校区图书馆贵宾室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学下午好!首先向各位表示两节的祝贺!学生放假比较积极,已经回家了,所以今天不像以前人那么多。这次和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系列论坛: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系列。我们已经做了若干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还要做一些越南、台湾等地,我们做这个系列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现在关心下一步怎么走,实际也是现代化转型的问题。这次是关于“伊朗的现代化转型”,我在网上把消息发出来以后有人说伊朗的转型是失败了,说它干什么?我说成功失败不说,如果是失败的,那更值得研究。
首先介绍一下嘉宾,主讲嘉宾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研究员,大家欢迎!李198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曾任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一秘,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与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中东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是中东地方问题。
第二位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先生,郭老师除了是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以外,还是《国际问题研究》的前主编,这应该是你们这个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一直从事国际问题以及国际形势的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涉及美国对外关系、美国中东政策以及中东关系。
第三位嘉宾是尊敬的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先后任外交被西亚北非处处长、参赞和副司长。1991-1995年任中国驻伊朗大使。1995-1998年任中国驻阿联酋大使。1998-2001年任中国驻荷兰大使兼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在外交领域德高望重,再次表示欢迎!
还有一位嘉宾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昝涛,2008年6-7月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大学历史系访问研究员;2005—2006年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访问学者,长期研究世界近现代史、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伊斯兰研究,主要研究伊斯兰世界的专家。
还有一位尊敬的嘉宾是伊朗人,叫波耶史,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在中国已经呆了9年,欢迎你!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你在中国的感受吗?
波耶史:对中国的感受很多,用一句话那就是——发展得很快。
主持人:下面有请李国富研究员做他的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李国富: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演讲对我来讲多多少少有一些跟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怎样的不一样?星期一接到电话叫我来讲伊朗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昨天上午才正式决定,因为在这之前还曾商量过是否要推迟。之前参加的伊朗问题研究更多的是从伊核问题、伊朗政治、经济、地区周围等问题,今天把伊朗的现代化转型特别是中国从中有哪些可借鉴之处的主题参加的不是很多。一开始我比较犹豫,后来看到邀请的嘉宾里有郭所,多多少少给我壮了很多胆,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一谈,实际上是以一种新的思路来看待伊朗。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谈论的是伊朗,是另外一个国家,不管是恭维的话还是不恭维的话都是我自己的看法,作为学者的看法,伊朗朋友若感觉到我有哪些话对伊朗不公或事实不符,请你多多包涵,然后指出。所以我先把这个话说清楚,如果有不对的话,是我自己研究不到位、理解不够深刻,请嘉宾多多包涵,也希望同学们多多指正。我就自己所做的准备谈一些大概的看法,很多都是历史性的东西,数字或事件的具体时间等,岁数大记不住,如果同学们感兴趣事后可以查找,资料、材料都有,只是会花一点时间。
今天下午想跟大家交流第一个问题是,谈伊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一般不讲太长,从事伊朗研究的人都把伊朗国王巴列维在60年代初发动的“白色革命”作为伊朗现代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什么叫“白色革命”?主要涉及当时冷战时期红色一般被指为共产主义,黑色的是指伊朗宗教色彩比较深,所以就用白色——白色革命。白色革命从土地改革或者土地革命开始,逐渐涉及伊朗的政治、经济、文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建设等各个领域。伊朗“白色革命”和现代化进程成功与否有很大争议,因为它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伊朗王朝的颠覆和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如果从历史来看,巴列维的“白色革命”一开始非常成功,对推动伊朗经济发展、推动伊朗的现代化以及推动伊朗的经济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或具有深刻影响的积极意义,在那段时间(从60年代初到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前)伊朗经济发展比较快,平均以16-17%的速度增长。伊朗人均GDP也非常快,从60年代初160、170、180元一直发展到伊斯兰革命前,几乎达到了2500多元,几乎成为当时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通过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把大地主、宗教、国家和王室闲置的土地通过政府购买重新发放给农民)成功地使伊朗从封建主义的总经济体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特别是在土地方面大大推进了农村的农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伊朗经济主要以石油为主,这在“白色革命”中后期正好赶上几次大的石油革命和石油危机。石油革命和石油危机最重要的标志是从过去的廉价石油逐步提高石油的价值,大大提高了石油生产国的财富。由于一方面通过“白色革命”推动、提高、提升了伊朗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几次石油危机使石油价格大幅度提升,财政收入也有很大的积累和提高,使巴列维那种好大喜功、那种作为政治野心或超出现实,发展摊子特别大,巴列维比较知名的几句话是:一是发展出全世界第五大强国;二是提出二十年之内赶超美国。当时我们大跃进有一个口号——“十五年赶超英美”。超出伊朗能力使伊朗社会的经济全面铺开,带来很多问题,这为之后的伊斯兰革命积累了很多因素,包括西化。在巴列维时期,德黑兰像巴黎,灯红酒绿,好莱坞的电影、三级片等在德黑兰都有。巴黎的服装发第二天在德黑兰的百货公司、市场都能买到,而且所有的好莱坞电影都可以在德黑兰同步上映,实际上是全面西化。另一方面是国内一些矛盾在不断激化,特别是这次“白色革命”触动了宗教(我们知道宗教在伊朗实际上是大地主),这导致社会过快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最后激化了社会矛盾、埋下了社会动荡的隐患,1977年的下半年到1978年伊朗社会开始动荡,巴列维以非常残酷的手段进行镇压。伊朗宗教什叶派有一个特性:一个人死了,过三五天要埋葬,而埋葬的过程是一个动员的过程,伊斯兰教有一个“赎罪日”。某次我去看,场面非常震撼。我不知道波耶史对这个有什么感受,那个时候他们在街上游行,鞭打自己,那种场面我非常恐慌,后来对其认识加深,多多少少能理解,但那种场面我现在看还是很震撼,很难理解它。
如果说伊朗现代化转型,那巴列维时期的“白色革命”对推动伊朗现代化的发展,为伊朗今后伊斯兰革命整个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和框架。可惜的是伊斯兰革命那一段时间,现代化整个进程受到很大挫折,如何评价伊斯兰革命对伊朗现代化的整体发展过程有什么影响,这在伊朗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待会儿我们可以听听波耶史先生怎么谈。
第二个问题,我在做准备材料时多多少少看了伊朗当时情况的书籍、文章包括自己写的东西,我把伊朗当时的伊斯兰革命和最近在西亚、北非地区特别是埃及发生的那场革命进行了对比,特别是伊朗领导人一二再再二三地表示在埃及发生的,实际上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再现受到很大启发。我仔细对比发现,埃及的街头革命和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有很多共同之处,这恐怕是历史的巧合,其中比较重要的共同性是:
第一,外部的因素——美国总统卡特(民主党)强调人权,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民主党)支持民主改革。
第二,巴列维是美国长期的在中东的战略盟友,穆巴拉克也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的战略盟友,无论是巴列维还是穆巴拉克都有能力把在他们国家发生的反对独裁的运动强制镇压下去,这没有问题,因为都有一支非常强劲的军队。当时的伊朗军队是中东地区最强劲的军队,加上军警有七、八十万人。埃及现在的军队是中东地区一支劲旅,军警家起来也有七、八十万。但实际上因为美国的干预,上到总统、下到军队,特别是巴列维时期,美国派了军事顾问第二把手特地到德黑兰劝说伊朗军队,支持伊斯兰革命。埃及也是如此,埃及总参谋长阿南在革命初期时在华盛顿的五角大楼进行了密商,回来后也是军队最后的逼宫,和巴列维时期一样。巴列维在最近写日记时用了一句话:我像一只无用的死耗子被美国扔掉了。后来穆巴拉克也说了类似的话。
第三,若多多少少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在于都是民众自由反独裁,这一点也有共同之处。1978年伊斯兰革命一开始也是没有任何领导,左派、右派、共产党以及所谓的各种党派都有,只是通过几次镇压慢慢把革命的领导权移交给宗教组,宗教非常有影响,特别是从巴黎遥控着在德黑兰的伊朗的领导权。
在埃及我们看到的是街头革命,特别是现在看到埃及革命是土色的,为什么这么说?没有颜色,不是红色、白色,而是土色的,土生土长。真正的组织者有人说是现代化的科技,穆兄会之前的态度不是很积极,之后穆兄会和伊斯兰力量在埃及事后的政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实际上是老百姓无组织的,所以和伊朗多多少少有一些区别。之后埃及的发展怎么样跟伊斯兰革命的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大变化,包括军队作用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等。但有一点在埃及的伊斯兰力量包括现在的温和派和它有比较激进的角逐和争夺,同样表明伊斯兰力量在西亚北非地区、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在这个事情上,把当前西亚、北非的动荡特别是埃及与伊朗发的伊斯兰革命,因为时间关系讲得不细,但大体上人们对它,特别是在奥巴马2011年1月28日穆巴拉克讲话,讲话国家中强调表示“不改变”,穆巴拉克说美国奥巴马太年轻了,你不了解这个地区,不了解埃及。但当时的穆巴拉克已经绝望,特别是很多地区的领导人向穆巴拉克施压时,他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对穆巴拉克说必须下台。所以穆巴拉克下台与其说是独立广场的民众,倒不如说是军队利用独立广场的民众施加的一次真正的军事之变或者宫廷之变。
巴列维在1979年1月16日离开,美国当时提供了很多保证。美国也向穆巴拉克提供保证,让他离开。穆巴拉克说“埃及是我的国家,我深深爱着这片土地,将一辈子、自己的奉献给这块土地。”所以留在自己的家里,最后埋葬在他自己热爱的埃及土地上。埃及穆巴拉克以及伊朗的巴列维所做的贡献,历史学家会从更长远的、从发展角度对他们进行评论。
第三个问题,伊朗的现代化发展并没有因为伊斯兰革命而终止,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伊朗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伊斯兰革命到目前有32年左右的时间,前两年伊朗在国内轰轰烈烈考虑了伊斯兰革命胜利后30周年来伊朗所取得的成就和成绩,我们也参加了使馆举办的活动一起评估。我把伊朗32年时间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战争阶段。1980年伊朗卷入伊拉克战争,伊朗人称之为“强制给他的战争”,这次战争一直到1988年结束。战争给伊朗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经济到最后几年(86、87年)都是负增长值、负增长点,通胀,国内经济发展停滞或者倒退,死了上百万人,总体损失(直接的、间接的)超过了万亿美元。当时的万亿美元跟奥巴马说美国在伊拉克上万亿的含金量不一样。
二是伊朗的发展阶段。1989年霍梅尼去世,拉夫桑贾尼任伊朗总统,伊朗经过大转折:政体、政治、领袖以及所实行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大变化。从领袖来讲,霍梅尼是一个德高望重、在宗教界有非常名望的人,再一个是他革命之后的狂热、伊斯兰输出等。但霍梅尼去世到第二代,包括现在的哈姆内伊和第二把手拉夫桑贾尼在宗教界都没有资深影响力,就跟我们在大学选校长一样,第一任校长是大学里的资深教授,无论从他的知识还是教学都非常尊敬他,他作为领袖、校长大家很服,他死了,弄两个讲师当校长,大家就觉得你的资力不行。特别是伊斯兰为一个宗教合一的体制,在宗教界你的地位非常浅薄,宗教的领袖就变成一个政治领袖,违背了霍梅尼建立建立伊斯兰共和国的初衷(包括他的很多修改)。
但不管怎么样,拉夫桑贾尼在伊朗、北非新情况下开始搞一些务实的政策,将国内伊斯兰教狂热的势头随着两伊战争慢慢冷却下来,伊朗开始真正发展。从拉夫桑贾尼的8年一直到哈塔米的8年,从经济机构改革方面来讲,拉夫桑贾尼为伊朗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通过哈塔米上台提出“文明对话”打开了伊朗与西方的整个关系,使伊朗整个社会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在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经济发展预期很快(但实际那么快),保持5%、6%的速度。革命后霍梅尼犯了毛泽东同样的错误,现在还没有意识到:鼓励生育。伊斯兰革命以后到现在人口翻了一番,所以人口问题才是伊朗的最大问题。现在伊朗每年面临着100万劳动力进入劳动市场,经济发展要吸收这100万人。而伊朗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每年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达到6%、7%才能吸收这100万,可伊朗的经济发展基本维持在4%—5%,所以每年的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
三是核问题的十年。从2003年伊朗核问题被曝光后,下半年11月份左右伊朗与欧洲三国就核问题进行谈判一直到今天,伊朗重新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特别是现在西方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又面临着在两伊战斗伊朗所面临的困难。如果是在之前一个美元换当地货币是8千、9千,在过去十年之内回荡到1万、9千、8千上下,现在到了2万4、2万5。一方面是西方的严厉制裁,同时伊朗的石油出口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现在伊朗的石油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目前的政策能否继续持续下去又面临着一个巨大考验。尽管伊朗的严峻形势与两伊战争期间有很多共同点和相似地方,但环境有重大改变:当时人们对伊斯兰革命还有一种满腔热忱、拥护,现在这种热忱在慢慢减少。当时的伊朗领导人非常统一,现在的伊朗领导人特别是在2009年6月伊朗大选后,整个伊朗的社会从上到下几乎是很整齐的,不敢说50%对50%,但笼统说伊朗社会基本上是一半一半,这是伊朗所面临的。
这里略微谈一点2009年的大选,伊朗的体制特别是第一代领袖,海外、欧洲研究伊朗的人把1978年的伊斯兰革命称之为“反对专制的群众化运动”,这是大家基本所接受的,民主是人们的一种期待,宗教又是人们的一种期待,所以伊朗的国名很有意思: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既是伊斯兰,又是共产党。而伊朗的政治体制首先是宗教,其次是西方的三权分立。目前所实行的政治体制能非常和谐的把伊朗伊斯兰革命两个主要的支柱:宗教、自由有机的结合在同一个铜板上,一个是正面、一个是背面。但一块铜板不管怎么使都是一起使的。但自2009年6月伊朗大选后,这个铜板一分为二,伊朗面临着自由(人民的意愿)和宗教到底哪个为主,所以伊朗面临着自由(人民的意愿)、宗教的问题,或者是世俗的力量与宗教的力量。围绕这个斗争,那已经不是原来的统治阶层和老百姓,现在是统治阶层内部,当然这种斗争不能夸大。明年伊朗又面临着新选举,这次选举怎么样至关重要。
我唠唠叨叨讲了很多,没有很好的整理,先说这么多,下面几个嘉宾会谈自己的看法。另外我准备时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所以在座各位有相关问题能提出,我会尽自己所能给大家做一个解答,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老师,您的思路特别明晰,特别是穆巴拉克和巴列维进行比较,很吃惊:不同时期的一个命运。我听后感觉我们党比较敏感、聪明,军队始终在手中,街头革命最终是在街头,最主要的是公平问题,我们党管军队,看来有先见之明,感谢李老师!
下面有请华黎明老师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