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侠:从“赶上时代”到“走在前列”

2013年11月14日07: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果说“赶上时代”是拉开改革大幕的目的,那么“引领时代”则是开启深化改革历程的目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思所望,是顺应大时代的潮流,坚定不移让改革乘势而上,不失时机让发展更上层楼 

  要读懂当代中国,先要读懂改革的逻辑。这样的说法,道出了改革在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分量。

  正因此,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一个新的改革时代,由此启航。

  把这样的再出发,放入中国改革30多年的壮阔历程中审示,更能感受历史方位的演进。从“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摁下包产到户手印的悲壮,到落后的中国会被“开除球籍”的忧患,35年前我们所面对的,是“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巨大压力。今天,风险犹存、挑战仍在,但站在巨人的肩上描绘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对改革的设计更加科学系统,深化改革的脚步也更加稳健从容。

  或许以世界为坐标,更能看出从追赶到引领的转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访问日本,在一家汽车厂听到这里人均年产汽车94辆后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比中国最先进的长春一汽“多出93辆”,“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了”。今天,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日本,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连沃尔沃这样的国际品牌也被中国企业收购。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35年前的关键抉择,不仅将社会主义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更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改革,是中国人寻求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把握,又何尝不是人类对文明未来的求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美国《全球邮报》判断,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经济未来方向,对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潜在影响。

  从赶上时代步伐到走在时代前列,于中国改革,可谓转折,堪称飞跃。如果说“赶上时代”是拉开改革大幕的目的,那么“引领时代”则是开启深化改革历程的目标。从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后首次考察选择改革地标深圳,深刻阐释改革方法论、深入研究改革重大问题,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思所望,是顺应大时代的潮流,坚定不移让改革乘势而上,不失时机让发展更上层楼。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国改革的再出发,也是因为中国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关键点上。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战略窗口随之浮现;经济社会飞速向前,转型发展基础沉雄;更有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点燃亿万人民的高涨激情。“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了才能赢得主动。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凝聚起引领时代、改变世界的力量。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引领时代的潮流,新一轮改革必须直面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满足高起点上的期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功时,如何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全世界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中,怎样消除城乡二元壁垒?当温饱早不是问题,公平正义如何更好地实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深化改革破解这些难题,是时代赋予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放眼全球,美国奥巴马政府“我能”的誓言在艰难中渐渐降低了音量,欧盟一体化进程正经受主权债务危机的考验,经历了长时间经济低迷的日本,仍在苦苦找寻良性改革的方向。“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实验”,多年以前,邓小平就以战略家的胸怀,道出了中国改革的深远意义。引领13亿人参与全球范围的文明试验和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既关乎中国,也关乎世界。

  雨果曾说:“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个时代已经到来的想法。”伴随着三中全会的号角,一个新的改革时代已经到来。而勇毅坚韧的改革者们,不会仅仅停留在“想法”,更会把它变成不可阻挡的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法制晚报:只有实现法治,中国才能前行
  • 环球时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当其时
  • 新华每日电讯:“一房四吃”给控房价“指明”了方向
  • 新京报:“带幼女开房”案怎能悬而不决
  • 马怀德:现行司法体制必须要“动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