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清友 牟云磊 授权新浪独家使用
本次三中全会的公报全文共五千余字,虽低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七千多字,但已远远超过前几次三中全会的公报字数。实际上,我们对三中全会的关注也始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次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革故鼎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而此次三中全会更关键的是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重新架构,分歧大,敏感度高。如果把35年前的那次全会称为“创业”,本次全会称为“再创业”。
在这里我们并不想讨论到底哪个更难,更想表达的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任务之重、改革时间之急,以及整个社会对本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那种期盼。公报中共提到了59次“改革”,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全会的公报都多,比十六届、十七届的总和还多。应该说,我们在公报中还是看到了改革的总体部署,看到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看到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两个新机构设立。一是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文中提到“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以往,统筹各方面改革的任务主要由国务院发改委来承担,鉴于目前改革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各项改革统筹协调的必要性,发改委在一些方面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上确实受到很多局限,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则相当于在改革上成立了指挥部,更具有权威性,有助于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二是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于1947年,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内政、外交和军事的最高决策机构,被称为“安全内阁”,由总统任主席,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负责日常工作,职责是在一切有关国家安全政策的统一与协调方面向总统提出建议。中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首先会是统筹军队、武警、警察、安全和情报力量、社会综合治理等部门协同执法,以保护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另外,我们认为,金融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也会纳入该委员会的工作范畴。
其次,公报中有很多新提法、新表述。比如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的作用,表达了继续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一种态度;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了要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展,表达了继续不断改革的一种决心;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表明了政府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现代国家制度,并可能会探索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借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最后,公报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公报明确表达出本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文中至少对15个方面的改革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公报中也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且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应该看到,公报更多的是表达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对改革方向、目标的总体部署,字数相对较少,对改革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展开陈述,相信在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相关部委的相关配套文件中,我们会看到更多具体的改革内容。
(作者系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