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之于社会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
35年前,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而答案还在春天中隐匿;29年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答案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20年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渐渐浮出水面;10年前,从“建设”到“完善”,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伟力步步绽放;现在,人们欣然看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历史交出了一份负责的答卷。
这一声呐喊,是理论孜孜不倦的创新。“两个凡是”还是“实事求是”,曾让不少人焦灼思虑。姓“社”还是姓“资”,曾让一代人争论不已。私有财产能否入宪,也曾引起一些人的迷思。这正是改革之难:既有的理论和教条、僵化的范式,难免阻碍创新的自觉。所幸,中国选择了一条渐进式道路,使得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拓展而深化,最终发现了真理的奥妙。
这一声呐喊,是实践苦苦探索的成果。较之理论上的困惑,实践与利益纠结得更紧,更难以突破藩篱、中流击水。133个公章才建起一座幼儿园,简政放权不只是中央的一声号令,更有赖于层层政府不打折扣的落实。机场天价打包、央企高薪福利,打破垄断不仅要靠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更要有抽丝剥茧的巧妙操作。“限购”能否圆梦“住有所居”?“摇号”能否缓解都市拥堵?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之争,于实践中倒逼着改革交卷。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给“看得见的手”戴上依法行政的手套,更要给“看不见的手”穿上产权保护的外衣。有大学生回乡创业,开个书店在多个部门跑了30多趟,花了不少钱,历时三个多月,但开业后,各种罚款接踵而来,没钱就拿书,到最后只好关张了事。“创业艰难百战多”,又何谈“决定性作用”?改革说到底,关键还得改政府。砍掉那“闲不住的手”, 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市场说了算,就是让民众自己说了算,自发追求、创造未来的幸福。“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更意味着治理理念的嬗变。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市场的主体,都可以交换合法的产品,都参与创造理想的生活,这是市场经济更为深刻的内涵。让人成为人本身,这是人的自由,就是超越了物质生产的价值规律。
《通往奴役之路》,那本哈耶克的成名之作,据说他要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书中,社会主义被等同于经济自由、进而人身自由的沦丧,成了一条布满荆棘与铁链之路。今天,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以无情的事实击碎了每一种煽情的谎言,并且正告世人:中国道路,决不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而必将是一条驶向自由与幸福的康庄大道!
(任海平,海外网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