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良:以大智大勇促成“习马会”

2013年12月27日07:21  环球时报

  王海良

  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表示,如有可能,他愿意明年出席北京APEC。此前,台主管大陆事务的官员王郁琦也表示,要创造条件实现北京APEC“习马会”。这再次引发人们对“习马会”的热议。

  人们之所以期待“习马会”明年在大陆登场,原因之一是APEC峰会虽年年都开,但轮到中国主办十几年才一次;第二是马英九登陆身份一直受民进党困扰,唯有以经济体领导人名义出席APEC峰会没有大碍;第三是尽管每年有峰会,但既无法设想台湾地区领导人例行出席,也不敢肯定在外国便于操作,且后年形势如何不好判断。

  笔者认为,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两岸领导人都会有良好意愿实现标志性的政治突破——举行“习马会”并郑重宣示和平意愿。问题在于,马英九有胆识登陆,也要有魄力告诉在野党,有机会参加北京APEC峰会,乃是大陆的善意,台方不能视此为惯例,直接年年与会,而是争取以良性互动换取持久和平发展及相应的成果。大陆领导人则应有当年毛泽东邀请无外交关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破冰、邓小平以副总理身份赴美建交的魄力,邀请马英九以经济体领导人身份出席北京APEC峰会,并在会外举行“习马会”。这既可实现台湾在APEC的突破,也能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当然,这确实需要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极大的魄力。

  突破APEC峰会的障碍后,“习马会”的安排就成了焦点和难点。马英九的困扰来自在野党的苛刻要求——不得在大陆举行国共会谈。笔者以为,即使双方分别以大陆和台湾地区领导人身份会见,也是可行的、没有争议的。从理论上说,这属于中国人之间活动的范畴,既不失礼,也不失理。对此前景,笔者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至于“习马会”的技术问题,实则可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两位领导人互称“阁下”就有足够的对等和尊严了。若有人还不满足,要多少反映马英九的“总统”身份,或可采用中国一些特有的称衔方式,比如“座”。可由会场司仪宣布“习主座”“马总座”光临,并由引导官员向对方介绍,两位领导人则以“久仰”、“幸会”、“阁下”相互致意和称呼。是为以中国智慧破解中国难题。为了暖身,还可借明年国共论坛开幕式的机会,安排隔空视讯“习马会”,互致问候,共襄盛举。

  “习马会”非为会而会之举,双方是要为台海谋和平、为后世开太平的。两位领导人见面,是要就两岸结束敌对状态,构筑长久和平达成共识并发表宣言,才不枉这场世纪之会,也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夙愿。这虽不是和平协定,但这个共识是高度政治性的,标志着双方夯实互信,确定两岸通过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路径。宣言的形式可以是联合公报,也可以是共同文件。这一文件如需签署,依然可以分别用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领导人名义签名,甚或直接署名“习近平”和“马英九”,具有同等效力。如此,“习马会”将开启台海和平新时代。▲(作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秘书长)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陈光标“堆钱”跟经济普查没半点关系
  • 北京晨报:政府官网岂能附庸低俗
  • 齐鲁晚报:权威缺席,转基因之争“一地鸡毛”
  • 环球时报:应给日本军国主义划红线
  • 何龙:过度曝光“星二代”容易引发“心理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