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公务员应是普通职业中“好职业”

2014年01月15日07:20  环球时报
低收入清苦公务员的抱怨,互联网上大多以骂声回敬 低收入清苦公务员的抱怨,互联网上大多以骂声回敬

  上海一名年轻公务员辞职并写出收入低、7年没涨工资的感言,再次触动舆论围绕公务员敏感而激烈的情绪。骂公务员和同情清苦公务员的声音同时迸发,但前者仍在网上明显占上风。

  中国的公务员体系非常庞大,虽然有在全国整齐划一的级别系统,但公务员之间的不同几乎与这个国家的地区差别和不平衡一样大。泛泛说公务员是什么什么样的,为他们做统一的道德评价,这就是个伪命题。

  中国当下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没有能力对公务员们做具体而实事求是的对待,公务员的福利体系实际上最粗糙,从根上就漏洞百出,不切实际。这造成权力部门公务员实际收入和福利的灰色化,公众意见很大,严重影响了国家为普通公务员增薪的舆论条件。

  一方面是公务员长期不增薪,导致公务员合法收入的滞后。一方面是贪官迭出,官风恶化,这两个极端之间制造了多么难堪的职业环境,会有多少好人的委屈,又会产生多少“自己想办法”的冲动。

  中国的公务员管理出了大问题,全社会对这一职业总的描述不够真实和真诚,制定公务员合法收入的出发点或是政治化的,或是情绪化的。“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基本成了无药可用时的止疼片。

  严厉肃贪打掉了有权官员的非法收入,八项规定遏制了公务员们的灰色收入和福利,让公务员的合法收入成为他们福利体系的唯一支柱,这其实就是中国最重要、也最有实质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今后所有官员都只靠透明的工资和福利维持家庭生计,这将是中国政治改革里程碑式的成就。

  但我们现在看到了,做这样的政治改革,不仅需要有官方的决心和行动,社会形成有别于民粹主义的理性态度是多么重要。

  社会理性既是思想理性,也最终是政治理性,它指的是,社会虽然有分歧甚至是严重分歧,但理性的做法能够得到推行,并且能被社会的“合力”所接受。

  低收入清苦公务员的抱怨,互联网上大多以骂声回敬,这种情形或许不能算是舆论的整体不理性。毕竟讨论出现了,大量基层公务员都与贪腐沾不上边,他们收入低且忙碌,超时工作也没有加班费,这样的信息开始走上舆论场。这同不久前互联网上逢官就骂,只有官员是如何贪的信息相比,已经是一种变化。

  互联网上充满针对公务员的气话,这代表了社会的一种真实情绪,但把这种情绪放大成了社会的全部情绪。官方反贪肃贪做得越猛烈越彻底,互联网上的情绪就会越快出现多元化,围绕公务员薪酬待遇进行改革的正面舆论环境就会逐步形成。

  公务员就是普通职业,升不升官都发不了财,这一认知必须在事实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牢不可破的常识。同时公务员也必须保持是中国普通职业中的“好职业”,对年轻人具有真实、可持续的吸引力。千军万马赴国考,考上后又大呼“上当”,想着如何转行赚钱,这两种情况对保持一支素质高、公益心强的中国公务员队伍都不是好事。

  对公务员待遇的激烈争论反映了社会的深度困惑,它是一种失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和心理混乱。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人们的利益进行调整。而准确规定公务员的收入和待遇,并完全使之透明化,对理顺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具有关键意义。公务员的待遇过高或过低,或者它的黑箱化,都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层层传递的链式损害。▲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中青报:张艺谋被罚无关“父亲的尊严”
  • 人民日报:正视改革路上的“12306现象”
  • 东方早报:倾听宋彬彬道歉,维护改革共识
  • 重庆晨报:剩男剩女跟学制长短有啥关系?
  • 北京晚报:不要把人“批倒批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