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式春运”大幕,于上周开启,围绕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1月14日,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目前解决春运“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此言一出,随即引来舆论反弹。
铁总方面的回应,给人的感觉,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多年来,铁路部门回应社会关切,有几次不让人失望?真正让舆论发酵的是,铁总给出“失望答案”的“理由”,也让人费解。比如“一票难求”“绝不仅仅是铁路运输能力问题”,对站票半价“技术上的操作难题比较大”。
春运“一票难求”有客观原因,铁路总公司无法给出时间表,或许是“实话实话”,但舆论并不买账,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有网友贴出曾经的铁道部对“一票难求”问题的回应:2007年称“2010年将解决春运一票难求”;2009年又称“2012年基本解决春运一票难求”;到了2011年则称“解决春运一票难求四年后将成为历史”。如今铁路总公司干脆一竿子直接甩到“无期”。对于公众的期待,铁路方面一次次失信,引发舆论质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舆论对于铁总回应的质疑,并非仅仅在于,铁总解决不了“一票难求”问题本身,而是这么多年来,对铁路部门漠视公众需求的积怨“井喷”。
平心而论,春运“一票难求”,并非易事,铁总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不是天大的罪过。公众不能接受铁路部门对公众的搪塞和言不由衷。比如对火车票站票半票建议的无动于衷;铁路网上购不到票的尴尬,另一方面黄牛票满天飞。再比如一边是乘客买不到票,一边开出的火车满是空位;一些高铁线路开通后,普通车停开,乘客只能买到“高大上”的高铁票。
所有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但是,无论是过去的铁道部,还是现在的铁路总公司,总是抱着“以我为主”的态度,缺乏应有的诚意。作为承担公共出行职责的铁路总公司,坐享垄断之利,无视公众正当诉求,必然陷入舆论漩涡。
铁道部改组成铁路总公司,已有10个月左右。原以为,铁道部过去的一些“老毛病”能改一改,遗憾的是,公众似乎看不到一点铁总想改的迹象。铁路的招牌改了,但是作风和心态未改。这才是舆论最大的失望所在。
解决春运“一票难求”,比起时间表,公众更想看到的是,铁总关注社会诉求的诚意。如果铁总能放下身架,摆脱铁道部过去那些不良遗习,自觉回位公共服务企业的角色;如果铁总能够从诸如站票优惠等做起,以实际行动迎合民众关切,表达改革的愿望和决心,或许,更大的困难和缺陷,也会被民众谅解。
(原标题:不解公众需求,如何解“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