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羽:摆脱“刻板成见”才会“马上有理解”

2014年01月30日02:19  北京青年报

  公务员这年怎么过,这话题今年特别热。中央的“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条条都指向公务员。“围城”外的人们不免猜测——随着“隐性福利”的大幅缩水,基层公务员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一位基层公务员的话很有意思:“马年了,大家都在祝愿马上有钱,我希望马年马上有理解。”

  虽然,每个群体都有抱怨和诉苦的权利;但是,舆论就是容不得公务员们吐槽。即便,他们表达一下需要理解的心声,都可能被舆论的唾沫淹没。这是因为,公众对公务员群体已经形成了“刻板成见”:他们福利待遇更优,社会地位更高,还有看不见的灰色收入,他们有什么资格来叫屈呢?如果,只是因为“隐性福利”稍微减少了一点,便以为天塌下来了,那其他人还活不活了?凡事都怕比较,当人们自感处于弱势时,公务员的强势形象就很难改变。

  有时,这种“刻板成见”只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看法,但这种“刻板成见”已经直接影响了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判断,会误伤一部分公务员群体,尤其是那些身在基层,克己奉公的公务员们,他们的收入没有那么高,他们的压力非常大,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他们不会弄虚作假,但他们依然被舆论给简单化认知了,甚至被妖魔化抹黑了,他们确实有些冤枉,至少是被忽视和忽略了。所以,他们才耐不住寂寞,喊出了马年马上有理解的诉求。理解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总不能因为是公务员喊出的,就将之斥为矫情吧?

  当然,理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理解首先要摆脱“刻板成见”。这就需要追问一句,“刻板成见”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喜欢从个案认知群体,当个案的信息不断出现时,人们就容易作出以点盖面的判断。就像,当公务员群体的负面新闻被报道出时,人们就会形成一种偏见,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与新闻报道的个案相同——没有能力,满是问题。这倒不是说媒体不该报道负面的个案,而是说,公众在认知时应该警惕自身的思维惯性,不要轻易地形成、陷入偏见,忽视个体与个体的差别,以标签化的思维对待某个群体,这必然造成误解和误伤。

  另一个原因是,信息的有限和不透明。人们为何在判断时如此依赖个案?这既是一种思维习惯,也与信息的有限与不透明有关。正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人们才会把个案当成全部,因为不如此,他们也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就像观察公务员的生态,因为不能对公务员的生态有一个清楚的全面的认知,因为不知道公务员的权力到底如何运行、是否规范,人们只好或者说愿意,把个案当成公务员群体的全部,一口咬定这就是公务员的形象。这是一种信息匮乏造成的安全感缺失,也是一种安全感缺失情形下的自我保护——宁可冤枉一个群体,也不可被愚弄。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来自权力的不够透明,这是“刻板成见”形成的重要原因。

  思维习惯的改变需要过程,更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正确的引导。因此,如果公务员群体真的希望马年马上有理解,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人们对公务员群体有一个新的认识。比如,让人们看到权力在公开透明地运行,展现更清廉高效的作风。如此,人们才会改变脑海中的“刻板成见”。这样,也才会有理解的起点和基础。否则,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

  乾羽(江苏教师)

(原标题:摆脱“刻板成见”才会“马上有理解”)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政府80万奖李娜,为何不听“劝”
  • 何龙:面对高调迎接,李娜为何如此“冷漠”?
  • 环球时报:李娜已有光环,奖不奖她都显俗
  • 环球时报:“冯小刚春晚”实际已经成功一半
  • 乔磊:卖淫女为何成了哈佛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