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江:禁看黄片难在执行

2014年02月14日02:54  京华时报
“禁看黄片”初衷是积极的,问题在于,如何执行? “禁看黄片”初衷是积极的,问题在于,如何执行?

  本报特约评论员陆文江

  “禁看黄片”初衷是积极的,问题在于,如何执行?

  最近,沈阳市大东区出台的公务员行为规范引起争议。槽点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不得观看黄色影视等要求。日前规范的起草方表示,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基于公务员道德行为底线应高于普通群众的考虑。

  尽管遭到不少质疑,但不能不说,出台这份公务员行为规范,其初衷是积极的,呼应了当前约束官员“紧箍咒”越收越紧的政策导向。具体来看,这份3000多字的规范,不仅涵盖了工作的各个方面,还将监管触角延伸到“8小时之外”,对赌博、婚外情、吸毒、造谣等行为严加整治,也算煞费苦心。

  其实,这些“不准”,无论是从法律规定还是从道德风俗来说,无论是对老百姓还是公务员而言,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当然,政风是民风的榜样,作为公务员首先应该杜绝这些丑陋和违法行为,给公众带个好样。但问题在于,如何执行?正如一些网友所反问的:谁看黄片了还要报告不成?谁有婚外恋情会满世界宣扬吗?

  到目前为止,这份规范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条文既然写得出,能否做得到,真正管得住公务员的行为?从文件到现实,还需要贯通的桥梁。这也是让不少人对其心存疑惑的重要原因。如果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无操作性内容;只有这不准那不行的申令,而无惩处的程序,措辞再严的规范,也只是稻草人和纸老虎。

  徒法不足以自行。完善制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付诸实施、落地生根。实际上,关于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范已经颇为可观,关键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违必罚,让各项禁令通上高压电,防止破窗效应,才能打造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

  某种意义上,出台公务员规范也是政府部门的自我限权,但要执行好,就不能搞内部循环、自我监督。公务员的一言一行,常常就在老百姓的视线中,在民意闲谈的评价里。因而,规范的有效落实,少不了社会监督的介入。通过制度设计,为约束和规范权力提供更多渠道,也是净化政风的重要一环。

(原标题:禁看黄片难在执行)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人民日报:是非界限岂能模糊
  • 人民日报:公务员收入不高,你为啥不信
  • 北青报:敢晒公务员所有收入吗?
  • 环球时报:24字不短,核心价值观构建路更长
  • 环球时报:“富人移民潮”的政治含义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