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克里米亚危机,欧美只能放狠话

2014年03月04日02:59  新京报
截止3月2日,至少有1000名俄军已进入克里米亚半岛。 截止3月2日,至少有1000名俄军已进入克里米亚半岛。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力图将此次在克里米亚的行动,塑造成一次“在乌克兰的用兵”,而非“对乌克兰用兵”。俄副外长格里高利·卡拉西更是在3月3日强调“俄不希望和乌克兰开战”。但在欧美世界,起初似乎被弄得不知所措的各国政治家们已开始行动起来,加入了谴责俄罗斯的“大合唱”。

  美国国务卿克里指责俄罗斯是“在21世纪以19世纪方式行事”。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英国外交大臣黑格等也纷纷作出类似指责俄的姿态。

  然而西方能做、会做什么?是否如季莫申科所言,“威胁乌克兰就等于威胁西方各国”?

  事实上,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明显的算计失误,如高估了亚努科维奇的能力等,但他在关键时刻比西方更早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乌克兰危机说到底是俄罗斯和西方的直接对抗,而西方不敢冒和俄罗斯直接进行军事冲突的风险。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称,如果对普京低头,美国的公信力将下降到空前低点。但正如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菲奥娜·希尔所言,“西方还能做什么”?奥巴马因为中期选举在即,实际上是只跛脚鸭,如果俄罗斯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吞并克里米亚,美欧“事实上什么也不能为乌克兰去做”。

  西方的选择相当有限。就美国而言,所能做的看来只有三条:取消索契G8峰会行程,考虑经济制裁(欧洲支持力度有限)和派遣军舰进入黑海(南奥塞梯事件时,这一招毫无作用)。

  普京未必真敢吞并克里米亚,且所背负的风险和可能的代价,也是俄罗斯和他本人难以负担的。正因如此,他才会摆出目前这样一副姿态吓人但动作有分寸的军事威胁态势。

  如今对欧美而言,可能的妥协,莫过于承认莫斯科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实际利益和存在,换取俄默认乌克兰的5月选举和亚努科维奇的下台,这至少是个大家都可以宣称自己没输掉面子的结果。

(原标题:克里米亚危机:欧美只能放狠话)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让东突暴恐分子饱尝国家的铁拳
  • 环球时报:安理会声明让CNN形同裸奔
  • 环球时报:提敏感问题为何是境外记者的“特权”
  • 人民日报:十足的虚伪与冷酷
  • 东方早报:继续去新疆饭店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