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乐风:但使教育均衡在,何来权钱择校热

2014年04月25日13:52  海外网 收藏本文

  规范“幼升小”“小升初”又见新招。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强调要坚决查处“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违规行为。诚然,义务教育阶段本就应该就近入学,任何违背教育法律法规的钱权交易,都是必须谴责、必须遏制的。但是,择校热屡禁不止的背后,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恐怕才是更为深层的诱因。

  自孔夫子以降,我们的民族便以尊师重教闻名。然而在搞市场经济的今天,教育资源的分布,无论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县、不同街道之间,都存在天壤之别。比如,当北上广的孩子们对多媒体习以为常时,西部贫困地区的乡村小学还在为桌椅发愁。即便同在北京,拥有现代化游泳池的名牌小学,新城区配建的老师尚未齐备的普通小学,硬件、软件都很粗糙的打工子弟学校,也成为了三道刺眼的对比风景。

  正因如此,“以钱择校”“以权入学”才成为了家长们的无奈之选。昔有孟母三迁,今日父母为子女入名校,费的苦心有过之无不及。在北京,28万元每平米的天价学区房,只挂牌一天便被抢走。在南京,为了孩子户口回到名校云集的鼓楼区,不少父母甚至假离婚,以便净身出户、携子投靠祖父母处。至于所谓的“联合办学”“关系户”“条子生”“赞助费”,一到入学季节每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如果只是有“堵”无“疏”,有择校禁令、无教育均衡,非但无助于矛盾的化解,还可能会激发更为强烈的反弹。以前放在明处的收费,现在成了背地里的寻租;以前仅通过花钱便可能抹平的起点焦虑,现在可能需要迈过更高的“腐败门槛”——北京某著名小学的校长曾放言:来送钱的也得挑着收,如果有钱就收,那排队的都得排到天安门!不难想象,只改浅层、不动坚冰的改革,稀缺的优质资源将会吸引多么疯狂的争抢。

  所以,教育改革决不能本末倒置。“但使教育均衡在,不教权钱择校热”,这个道理谈了很多年,不该再反复提及,不该再被放到教改列车的末班。这个角度看,曾经的“小升初”以分数选择学生,恐怕还算不错的选择,尽管违背了教育规律,却能保证教育公平。公平,始终是中国老百姓对教育、对生活最为紧迫的期待,特别是在下一代身上。

  所以,面对行政力量造成的资源不均、分布扭曲,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更强的行政力量的自我纠偏。市场的力量,是中国教改始终缺失的一环。相比其他国家,我们的民办教育始终处在尴尬境地。如果能够释放足够宽松的环境,让民办中小学稳健成长,应该会给这盘僵局打开多条出路。就算收费可能高些,但这种明面上的市场交换,是不是要好过暗地里的权钱交易?是不是能给底层民众更多上升的空间?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社会阶层的分化让人失望,固化则会让人绝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平等机会,请从今天做起。

  (洪乐风,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罗援:用美日同盟唬人,中国不吃这套
  • 新京报:闾丘露薇该不该道歉
  • 环球时报:鼓吹“反腐亡党亡国”极其危险
  • 环球时报:“就地”上访,让实践证明是好改革吧
  • 新京报:农民“私立政府”案不是笑话是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