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刘畅:有多少保险箱在反腐行动中被打落

2014年07月27日10:25  中国青年报 收藏本文
反腐 反腐

  7月23日19时30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一条消息再次引发山西官场震动。山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杨森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舆论注意到,当天的《山西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文章,题目是《从政治立场政治纪律高度看待山西反腐》。也有媒体历数近期落马的纪检官员,从中央纪委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到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更有同时任中纪委委员的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曾经在纪委长期工作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

    查办贪官雷厉风行,发布信息及时高效,官员落马毫无征兆,这些反腐行动的新特点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对纪检干部自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不护短,查办涉嫌贪腐行为一视同仁,也是令舆论感叹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一个干部调往纪委任职,常常被同僚私下恭贺、调侃为“进了保险箱”,意思就是纪委是查办别人的,既然进入了这样的组织,就成为“内部人”,谁能对组织的“内部人”下手呢?所以,不管过去是否有贪腐方面的“冒险”和“高危”行为,一旦进入纪委,就意味着此后的从政生涯可以“高枕无忧”。并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还能照顾一下昔日有交情的“好朋友”和“小兄弟”。公开资料显示,1956年出生的杨森林,在进入纪委系统前的职务是晋城市委副书记,2006年4月调任山西省纪委副书记。如今,已无法猜测杨森林调任纪委之时的心态,但从官员的普遍心理而言,他可能不会想到会在纪委的岗位上“出事”。

  同样不会想到“出事”的,还有已经或即将退休的官员们。根据干部管理制度,退休意味着“无官一身轻”,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结尾一样:“从此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因为退休,昔日的辉煌、失落都成为过往云烟。以往的恩怨纠葛也一了百了,了无痕迹。正是这种心态,带来了一些“主要领导”的焦虑、紧迫感,既然掌握干部升迁大权,何不赶紧拿其做交易,提拔一些亲信,等到自己退休以后,还可以利用这些人“感恩”、“报恩”心理继续获得利益。同时,收受贿赂,权钱交易,试图退休前“最后捞一把”。因此,一些涉嫌贪腐的官员往往会陷入“59岁现象”。“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思维趋势下,一些官员很在意“抓紧时间为自己找后路”,而从后来受到法纪追究的结果来看,这种做法恰恰断了自己的后路,身陷囹圄,在高墙中度日,不知这些官员怎样书写自己的“忏悔录”。据媒体报道,近期落马的高官中,倪发科、郭永祥、陈安众、陈柏槐等都是在退休后受到法纪追究的。而且,有舆论分析认为“退休后被牵出的几率更大”。

  同样被扫进垃圾堆的,还有“关系硬”、“背后有人”的潜规则。雷霆万钧的反腐行动中,就像《山西日报》署名文章所说“不管什么人,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不管涉及多少人、影响范围有多广,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不管身在纪委,还是已经退休,或者“朝里有人”,这些传统“保险箱”的失落显示着令人瞩目的新变化。

 

(编辑:SN143)

文章关键词: 反腐 纪委 保险箱 官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西方莫给中国反腐败泼冷水
  • 新京报:上海福喜7次被查,为何都安然过关
  • 人民日报:摆正位置看待遇
  • 京华时报:唐慧女儿案重审 让法律的归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