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在事实真相大白前,应避免就事件起因、性质、责任作主观臆测和“阴谋论”联想,更不应基于这些臆测和联想,对特定国家、民族作“无差别攻击”和有罪推定。
7月17日下午坠毁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的马航MH17客机上有298名乘员,其中189人都是荷兰公民,这些不幸的乘客在这起空难中无一幸免,对荷兰而言,可谓和平年代里罕见的重大悲情事件。
空难发生后,许多线索和传闻,都将坠机的原因指向地空导弹的击坠,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版本的“阴谋论”也不胫而走,并影响着地球之上、天南海北的围观者,引发着无数的推理、争吵和相互指责。
作为此次空难最大的“苦主国”,荷兰人自然也是很激动的:举国降半旗,到处是鲜花、黑纱和泪水,许多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在互相传递着慰藉和关爱。
但他们同时也是节制的:尽管中国国内有媒体发文称,“荷兰社交网络和媒体绝少‘地域炮’和‘阴谋论’”,这其实不够客观(事实上还是有一些的),但相对而言,克制、宽容、冷静,不以恶意去揣度他人,不以推理、假设取代证据和事实,是媒体、网络和社会公众言论的主流。
相对于网络世界,媒体显得更加谨慎、克制。尽管平面传媒和电台、电视台,近日都连篇累牍播出相关节目,甚至推出特别滚动报道,却都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对事件性质、责任归属方遽下断语——断语当然是有的,但都引述自有名有姓的第三方,是“个人观点”,而非媒体的判断。
最克制、最谨慎的,则是荷兰政府。在对全国公众的演说中,荷兰首相马克·鲁特以沉痛的语调呼吁大家用爱团结在一起,共同度过最悲痛的时光。同时,对事故原因、责任,他表示“起因和责任者尚待查明真相”,政府当前首要关注的,除了尽全力查明真相外,就是对遇难者的善后。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面:鲁特首相并非不曾“激动”:据多家国际传媒报道称,7月19日晚,这位荷兰首相打电话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言辞激烈地要求俄罗斯“承担起责任”,确保国际调查不会受到任何干扰,且态度鲜明地表示“这是俄罗斯的义务”。
悲剧发生至今已过去多日,尽管当事各方均表示“支持国际调查”,7月19日基辅当局和亲俄民兵甚至达成建立“安全区”以便调查的协议,但事实上国际调查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受到形形色色的误导和阻挠,很显然,国际调查一天不能顺利展开,事实真相就一天得不到澄清,责任人也就一天得不到界定,398条无辜冤魂,更一天得不到安息。
在事实真相大白前,应避免就事件起因、性质、责任作主观臆测和“阴谋论”联想,更不应基于这些臆测和联想,对特定国家、民族作“无差别攻击”和有罪推定,在这方面,荷兰人的克制令人称道。为了早日让真相大白,眼下应采取一切手段、尽一切努力,去消除横亘在国际调查面前的种种阻挠、障碍和干扰,将“发力”的关键点,落在推动国际调查的落实、而非宣泄愤怒情绪上。
□陶短房(学者)
(原标题:MH17空难:荷兰人的激动与克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