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占中”已是空洞无物的苦撑

2014年10月11日07:27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香港特区政府取消了原定10日与学联的对话,原因是后者同其他支持“占中”的团体宣布将发起新一轮不合作运动,并重提公民提名及撤回8月31日人大决定等要求。

  香港的僵局看来还要持续下去,但“占中”的势头显然已迈过高点,走向“苦撑”的阶段。不仅参与“占中”的人少了,更重要的是香港舆论出现逆转,对“占中”的批评声、抱怨声此起彼伏。“占中”正迅速输掉民意。

  极少数“占中”积极分子或许寄希望于自己的坚持能换来奇迹的出现,导致“颜色革命”一般的结果,但这完全是幻想。

  这是因为第一,他们要求人大收回成命的目标完全不切实际,他们以为把一个绳索戴到了政府的脖子上,实际上他们把自己挂到了半空中。人大的决定不容改变,这在“占中”发生之前就是清楚的,现在更清楚了。如果有谁连这一点都看不懂,他们就是从月球上掉下来的。

  第二,他们以非法方式搞“占中”,沉重打击了高度集约、同时也十分脆弱的香港都市经济。香港的城市设计中,根本就没有预留非法胡闹这一项,香港社会承受不起从旺角到铜锣湾几个闹市被一群政治狂热者“占领”,即使有一些人觉得这样“挺好玩”,但他们很快就会因为损失波及到自己头上而感到厌倦。

  既无现实可信的政治目标,又在一拨又一拨地失去支持者和有兴趣跟着起哄看热闹的人,这样的“占中”实属已成“鸡肋”。整个香港社会巴不得把它从餐桌上扫掉,只有没别的可啃的极端分子们继续抓着它不放。

  这些人接下来的行动实际上已同他们高喊的目标口号无关,他们的真正注意力大概全部转到其小团体及个人利益的“善后”上。他们很清楚“占中”已经失败,但他们需要“有序撤退”,让受蛊惑的青年学生帮他们“打阻击”。不管香港社会吃多大亏,他们要确保自己不吃亏,尽可能从这十几天的混乱中或捡、或偷、或抢几件政治上值钱的东西。

  “占中三子”和个别其他极端人士恐怕很清楚自己已经构成违法,他们需要让这一事实成为自己的政治光环,而非被香港社会唾弃的理由。一些泛民政党和组织眼看着自己的支持率下跌,他们希望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带来公众对其看法的新转折。香港社会的利益对他们是很不重要的,如果必要,甚至可以用来做他们谋私利的“人质”。

  然而这样的政治逻辑只会把“占中”积极分子们进一步送进死胡同。他们会发现周围的支持者和观众将越来越少,骂声和要求政府对他们采取行动的声音将越来越多。他们的口号将在众人眼里越来越假,他们的私心将逐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香港目前的意见和声音仍较复杂,但趋势是逐渐明朗。“占中”人士们早一天认输撤退,很多人对他们行为的定性仍会有几分犹豫。现在很可能是他们急流勇退的最后机会。

  “占中”继续硬撑下去,终将走向与香港民意的尖锐对立。法律一定会站在香港全社会利益的一边,而确保香港继续成为法治社会的力量是充足的。▲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香港 占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病态的“民国热”是对历史的侮辱
  • 今评媒:人肉违法失德官员错了吗?
  • 新京报:“APEC假”,企业也能放就放吧
  • 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对“颜色革命”为何乐此不疲?
  • 环球时报:美支持“占中”被普遍看成“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