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不必把“APEC吐槽”太当回事

2014年11月07日07:12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北京连续多日空气质量良好,天空湛蓝,而且道路畅通,以至于有人将这种情况戏称为“APEC蓝”和“APEC顺”。   北京连续多日空气质量良好,天空湛蓝,而且道路畅通,以至于有人将这种情况戏称为“APEC蓝”和“APEC顺”。

  北京市今天开始进入为期6天的APEC假期。在这之前,汽车单双号限行已经开始,高排放生产企业的停工限产也已施行,北京周边地区不同程度的配合行动陆续展开。北京连续多日空气质量良好,天空湛蓝,而且道路畅通,以至于有人将这种情况戏称为“APEC蓝”和“APEC顺”。

  但是最新报道说,8日至11日北京将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静稳天气,雾霾仍可能出现。我们的看法是,一旦届时雾霾真的出现,那就让它出现好了。东道主为实现APEC期间的好天气尽了力,但实际效果如何,这不是我们能做得起的承诺。

  尽量保障APEC期间北京的蓝天,这个过程大概同结果一样重要。这个过程未必像一些人所感受到的那样纠结、凝重。它的推行总体上是顺利的,民众大多对汽车限号等一时的不方便给予了理解,真实的不满没一些网上社区所展现的那么多。与此同时,国际大型活动通常引发的牢骚在我们这里也的确出现了,这样的“APEC吐槽”应被视为北京这次会议真实环境很正常的一部分。

  就像如果雾霾还是来了没什么了不起的一样,“APEC吐槽”的段子走进互联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确实有一些人不喜欢中国热情待客的传统,甚至会有人习惯性对此做政治解读。这样的争论反映了在一个小范围内流行的新型待客观,那就是不主张对大型国际活动做什么准备,希望展现中国“最真实的一面”。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什么重要的舆论动向。吐槽已经是互联网时代最原生态的社会现象之一,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就像冬天的玻璃窗上多了一层哈气。吐槽同时是冷和暖,你可以在这层哈气上写字也可以擦了它,也可以等着风把它吹干。   

  在APEC期间减少雾霾,做了特殊努力后达到的效果如何,对科学界来说,这将是中国北方治霾的一个宝贵标本。对全社会来说,它也将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雾霾,了解我们自己同它的关系。中国社会如今很少这样认真地协同做一件事,它的实际启示应当比现在所能听到的不满要丰富得多。

  天蓝了,车顺了,它的时间尽管不长,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国家能承受,摊到每个人头上也就那么多。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因此而受不了,极端不接受这种方式的人或许有必要跳出个人的好恶,尝试着了解国家在当下选择这样做的逻辑。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再到北京APEC,中国举办它们每一次都伴随了争论。政府和社会都应对这些争论拥有一份平常心。办好大型国际活动,组织能力重要,心态好同样很重要。现代社会几乎不会有一件事能享有100%的支持率,最应看重的是事情能够推动,而且每一件事被推动的累加结果是这个国家的前进。

  既然有“APEC蓝”,就说明蓝天是可以回来的。至于怎么让它长期回来,这是APEC之后中国更严峻的挑战。如果仔细看,一些“APEC吐槽”中潜含着中国民间愿意应对这一挑战的决心和力量。

 

(编辑:SN143)

文章关键词: APEC 限号限行 吐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钱江晚报:袁立的事,能不能就事论事
  • @haitaode:惠新西街站,明天继续迎来送往
  • 环球时报:不必把“APEC吐槽”太当回事
  • 今评媒:小村官贪腐千万的钱是哪来的?
  • 人民日报:让“APEC蓝”永驻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