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是处于盛世吗?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首先官方从未用过这样的表述,在民间,看法常常是高度对立的。支持中国“正逢盛世”的人认为,这个国家无疑进入了以世纪为单位大历史的难得上升期,今天的中国表现是这个国家几百年一遇最强劲、最辉煌的。反对者认为,中国今天的问题层出不穷,未来的一些不确定性真实而严峻,中国当下不仅不在盛世,而恰恰处于最危险、乃至最糟糕的时期。
我们认为,“盛世”之争不可极端化,不顾一切地证明中国眼下就是盛世或者正相反,都很容易堕入偏激的论证,只谈其一而不顾其余。
中国摆脱长期积贫积弱的命运而走向全面复兴,国家的繁荣与强盛已有一定积累,并形成继续发展的强大惯性,这些都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这算不算盛世呢?谨慎使用这个传统概念大概是必要的,官方对这个词敬而远之的做法值得肯定。
民间一些人有时称今天为盛世,以表达对国家进步和所处时代的骄傲,这样的情绪总体上应被看成是正面、积极的。其实中国严肃学者正式这样说的人很少,但在互联网舆论场、文艺场合等有时出现这种说法,应当予以理解。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老百姓都警觉、深刻得像勾践、诸葛亮那样,市民社会通常是感性的,人们的乐观情绪绝大多数时候是国家前进的正资源。
发现并正视国家的问题在改革时代尤为重要,今天中国的主流社会恰恰保持了这方面的活跃和敏锐。也因为这个原因,“盛世”的概念在时下中国谈不上受到推崇,它的传播和使用没有得到主流力量的助力。
然而如果为了否定中国现在是盛世,而强调中国现在就是“一片漆黑”,而且其糟糕的程度甚于多数历史时期,这种总结显然是偏执的。它与事实的距离要远远大于“盛世”对中国的描述。而且这样的论调散发出强烈的负面和消极情绪,它是中国主流社会应当旗帜鲜明反对的。
对时代的骄傲和对问题的清醒都是中国社会对国家现实的健康反应,它们未必在每个时刻和每个具体场合都是均衡的,但各自都为维护中国的自信和进取心做出了贡献,它们的合力是建设性的。与之相比,断然否定中国提供的主要是破坏力,它带给社会的那点警觉与其对社会信心的打击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因此中国是不是处在盛世不值得进行认真的论述。对于它作为社会浅层舆论的一种表达,作为社会积极心态的一种表述,不必进行干预。这种感性化的描述不太可能进入很严肃的领域,为进一步的思想过程提供力量。
中国社会很多朴素的感受和认识都被围绕它迅速形成的两派争论给毁掉了。我们不能不承认,争论在很多时候并未让事实越辩越明,而是激发了对立,争论双方相互把对方推离了事实,而不是大家都离事实更近了。这很令人遗憾。
所以还是让盛世这个词在舆论场自然野生吧。它或是草或是花,中国越发展,这块土地将越肥沃。等到那些花草完全连成片,或许就是国家真正来到盛世的时候。它的词义、它的描述力都将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变化。▲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