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李晓鹏
股市里从来不缺乏激情的故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股市正在上演的一幕幕疯狂,一再印证了“欲望有多强烈,行为就会有多疯狂”这句颠扑不破的人性真理。
11月27日,中国A股市场超过日本股市,成为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以此为原点,A股行情突然如同火箭一般点火升空,低迷多年的股市迎来令人瞠目结舌的大爆发。上证综合指数突破2900点,深圳股指走出10连阳,创业板连创新高,成交额刷新历史纪录,12月3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到9149亿元,创造了中国股市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
然而,纪录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仅仅过了两天的12月5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突破1万亿,刷新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要知道,2007年上证A股站上6124点高峰那一天,成交量也仅仅只有2300亿。这样疯狂的行情,在世界股市历史上,也属罕见。
量价齐升的行情,吸引了大量俗称散户的中小投资者飞扑入市。数据显示,最近一周A股市场新增开户数位36.94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6%,创下三年半以来新高,参与交易的账户数超过2000万,也创下新的记录。一度门可罗雀的证券营业所重新人声鼎沸,甚至挂出客满牌:“今天号已发完,请明天再来办理。”
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更是表明,散户已经成为这一轮行情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初步统计,11月24日至12月4日,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净买入309亿元,自然人净买入659亿元,持有A股市值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净买入更多。
理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疯狂,机构、散户、私募,几乎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不愿意“满仓踏空”,顺势而为、跟上行情的大风大浪往前走成为主流,不需要看盘,也不需要价值分析,更不需要技术分析,蜂拥而来的投资人,只要能买到就是赚到。更有大户在朋友圈里大声疾呼“继续扫入,越怕越买。这两个星期已经赚足安全垫,有暴跌就尽管来,还一点给市场也是应该的。”
钱从哪里来?本轮行情除了央行降息推动外,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借钱炒股”。截止12月2日,市场上融资融券余额高达8200亿,这些钱,都滚入了眼下的市场行情之中。《上海证券报》报道,某大型券商的信用客户融资规模已经达到预先设定的公司融资总额度,券商的钱也被借光。
也有人就到银行去借钱。总部在深圳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透露,近期申请信用贷款的客户激增,虽然贷款理由写的是“消费”,但据其跟踪,很多贷款资金都投向了股市。“由于近期股市行情好,即使资金使用成本高达18%左右,客户贷款热情仍然高涨。”
甚至连“借钱炒股”都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们的资金需求了,2007年一度甚嚣尘上的“卖房炒股”论再度卷土重来。有人声称,现在是楼市的低迷时期,却又是股市的黄金时期,炒股收益远远大于买房收益,应当把房子卖了去炒股。
面对如是的行情与疯狂,证监会再三提示风险。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特别提到,希望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不要盲目跟风炒作。有钱,也不能这么任性。
改革红利的释放,一系列利好政策叠加,国企改革,公用事业改革,传统行业兼并重组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成效,传媒、电子、文化、互联网等新兴经济发展迅猛,相关国家扶持政策也陆续到位,加上央行开闸放水,股市由熊转牛的愿望,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值得期待。
然而,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散户,想要从股市中取得赚钱效应,慢牛比快牛好,小步快跑好过猛冲猛打。在股市杠杆效应的带动下,前期获利的资金必须获利回吐变现,借的钱也必须还,导致有大起,必有大落,涨有多高,震荡就有多长,上周五上午一波急剧跳水,就已经演示了这一逻辑,提出了警示。在这个过程中,散户没有多少资本可以跟别人一起疯,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是牛市当前,也要理智谨慎,坚持价值投资,理性分析。恰如击鼓传花,别让自己成为最后一棒。
在别人疯狂时理智,是股市里明哲保身、长久玩下去的立身之本。在1929年美国黑色星期二来临前,巴鲁克听到华尔街擦鞋的小工都在讨论股票,他立即回到办公室,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成功规避股灾。而在今天的疯狂中,坊间传言,一位3天赚了2亿的“大神”,已经卖掉了所有的股票,登上返回安徽老家的飞机,从此闲云野鹤,云淡风轻。
也许,他们的选择才是对的。
(原标题:面对牛市要理性不要任性)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