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大国外交是否重回区分敌友时代

2014年12月09日07:32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当今大国不是国际体系的革命者

  曲 星

  我们的讨论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切入,很有意思。这句话是毛泽东主席的话,后面还跟着一句:“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即“革命”。对一个革命者来说,他要推翻一个秩序,当然需要这样的思维。而问题的关键是,今天的世界各大国和当今国际体系是不是一种革命的关系?今天的世界大国是不是要推翻当前的国际秩序?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固然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大家都受益于目前的国际体系,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尊重。如果不是以革命者的姿态来对待现存国际体系的话,就没有必要采用非敌即友的对抗性思维来处理外交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国之间没有矛盾。即将过去的2014年,乌克兰危机把美俄关系拉到了新冷战边缘,使它具备了某些冷战的逻辑。美俄间部分人员往来的限制,政治关系的恶化,经济上的制裁,军事上的对抗性、遏制性的部署,这些都是冷战边缘的表现。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对俄罗斯来说,美欧对东欧的政策不仅是苏联的影响能否恢复的问题,而是现在俄罗斯的国土能否不解体的问题。对欧洲来说,俄罗斯对东欧的政策意味着冷战的结果能否被尊重,欧洲人认为如果回到历史上找边界的话,那整个欧洲就将没有和平可言。美欧关系由于美国对欧洲盟友的监听而变得更加复杂,美欧是最重要的盟友,但是盟友都如此缺乏互信,双方的矛盾也在增加。

  中国与美欧俄的合作关系是全面深化。习奥会晤不仅确认了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而且在具体方面有很多的合作。中国和俄罗斯互动频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巩固。习主席访问欧洲,第一次访问欧盟总部,提出来中国和欧洲成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欧关系全面推进。中日关系是“乍暖还寒”,习主席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应约与安倍晋三首相进行简短会晤,中日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尽管这四点共识双方还各有解释,但毕竟首次确认要建立机制、采取措施来预防不测事件的发生。

  在亚太地区,有两种安全思路。一种是以结盟为基础,就是你的绝对不安全才是我的绝对安全,这一思路造成恶性循环。中国主张另一种思路,即新安全观,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建立有针对性的同盟体系,这给中俄带来了不安全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之间进行战略协作。但两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我们在捍卫自己国家的安全和主权独立发展上有共同点,但不是结盟也不能结盟。中国主张包容和共赢而不是结盟与对抗。因为如果中俄结盟来对抗欧美,那么世界真的就可能会有新的冷战。

  总之,尽管大国之间有很多矛盾,但没有国家想推翻现有国际秩序,所以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外交问题时,不存在非敌即友的问题。▲(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再续延安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

  潘  维

  前年的这个场合,我发言的主题是中华不自乱,无人能乱华。今年我想强调实现中华复兴这个核心战略利益,再续延安路,咬定青山不放松。

  当前的中美关系可以被概括成两句话。第一句:做敌人难,做朋友更难。因为经济全球化及核武器这两大要素,中美两国做敌人几乎不可能。然而,因为中国的发展壮大和独特的发展道路正在削弱美国对世界的支配权,同美国做朋友也会越来越难。第二句:有限的伙伴关系和无限的竞争关系。而今,中国与美欧日谁都付不起反目成仇的代价。中国原来有廉价劳力,而今更有了廉价资本和廉价技术。于是我们在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及战略交易,比如全球经济景气问题、核扩散问题、签证问题、货币问题、气候问题,等等。但是,支配与反支配的问题领域却无限宽广、持久,将持续半个世纪以上。西方与俄国关系的急转直下再次证明恃强凌弱是世界的通行规则。崛起中的弱者不会轻易接受被打压和欺凌的现实。所以,除非中国停滞或崩溃,合作是有限的,竞争是绝对的、无限的。

  如何应对上述两句话构成的大形势?我认为有三个要点。

  第一,中华的政治安全是底线。与近代史不同了,而今的我国已经强大到了“中华不自乱,无人能乱华”的地步。然而,中华若要不“自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趋于平等的社会经济政策来获取社会团结。百姓养小送老不能越来越难,而要越来越容易。我指的是医疗和教育要走向均等化而不是相反。少数人的现代化不是中华全民族的现代化。

  第二,要警惕对外过度用力。与前苏联不同,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若人均富裕程度相当,中国能力就是美、欧、日总共10亿人的能力之合。反之,对付中国崛起,美欧日也是潜在同盟。当年的苏联误判己方实力,对外过度用力,不仅与美欧日为敌,而且与中国为敌。现在看,与中国交恶对前苏联最为致命。如果意识到竞争对手的潜在同盟,清醒地意识到我国6千多美元的人均收入对4万-5万美元的美欧日人均收入处于绝对劣势,就要准备持久战,深耕固本、稳扎稳打,切忌急于求成,特别在对外投资和对邻邦政策上要非常谨慎、谦虚。

  第三,继承我党“延安道路”的光荣传统。在八年抗战中,弱势的延安从“剿匪”对象变成了抗战胜利时的百万雄师。那时,我党的成功经验被概括成三条“延安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而今,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坚定的政治方向。为保障这个核心利益,我们要重新强调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还要不断精确地盘算收益和成本,随时准备调整战略战术,尽可能减少敌人,尽可能增加朋友。▲(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国外交不要落入美国式陷阱

  吴心伯

  造成当前大国之间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现在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战略扩张,试图一统天下,通过接触和扩张的方式把前对手的势力范围拿下来,想将中国和俄罗斯改造成美国的伙伴,所以我们看到了北约在欧洲的东扩、在亚洲美国同盟体系的重新调整。美国这样顺风顺水做了20年。现在美国的接触和扩张战略遭遇一个空前的挑战,即俄罗斯的战略复兴和中国的强势崛起。所以美国调整战略,加强对中俄的战略防范和挤压,并重新动员自己的盟友为其战略服务。这就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大背景。

  即便如此,现今世界划分敌友与冷战时期的敌友有很大区别,第一个区别就是今天爆发全面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小了。第二,经济的相互依赖使得敌友划分很困难。第三,今天的意识形态对抗减弱了。美国还在高举意识形态的大旗,但俄罗斯不像当年的苏联那样坚持意识形态阵地,中国也不在国际上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第四,美国、中国、俄罗斯一面在开展战略竞争,同时也在很多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合作,这跟冷战的时候很不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外交不要落入美国式陷阱。在美国四处找敌人的时候,中国一定要到处交朋友。我们的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美国要巩固同盟并争取更多的安全伙伴,中国则要有更多的伙伴。我们让美国的很多盟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伙伴,这样一来让美国想划的线变得模糊不定,让它没有办法把这个区分固定下来,这样一来我们的空间越来越大,资源就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态势就越来越积极主动,这就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比美国更高明的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政治出现一个新概念,即中等国家同盟。日本希望跟澳大利亚、印度、印尼结成一个中等国家同盟,在美国力量相对下降、影响力衰弱的背景下,通过中等国家同盟的合作来牵制中国的崛起。中等国家通过同盟的作用,可以弥补大国互动中大国的某种力量的缺失。因此对中国来讲,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跟美国、俄罗斯这些大国的互动,对与这个地区一些中等国家的互动,也要越来越在意。▲(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中国 大国 外交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接力绝食”是饿不起又要表演的秀
  • 解放日报:从“我就欺负老百姓”说起
  • 新京报:抗违法强拆致人死,能否认定防卫过当
  • 扬子晚报:发4条短信被拘 合不合法须看内容
  • 京华时报:春节放假不应纠结于除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