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网外之民”不应被舆论遗忘

2014年12月09日07:36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张涛甫

  现在一提及社会舆论,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互联网舆论。这种将网上舆论等同为社会舆论的倾向极为片面,遮蔽了人们对社会舆论的全面理解。

  不可否认,互联网让社会舆论更加容易被“看见”或“听见”。但社会舆论部分移师网络空间,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从现实社会中抽空了。中国有13亿多人,而网民只有6亿多。即便这些网民再有舆论能量,也不能说他们的声音就等于当下中国的社会舆论。那些“网外之民”的态度和意见,也是社会舆论不该遗忘的一部分。

  更何况,网上舆论并不是社会舆论的简单复制,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舆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有三:

  一是网民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差异。网民与“网外之民”在年龄、学历和收入等方面的结构差异,相当程度上导致舆论表达上的分殊,各自产生的舆论面貌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二是网上的声音受到双重逻辑的规约:即受到网下逻辑和网上逻辑的复合作用。所谓的网下逻辑,即网上的声音多是受到网下现实问题的诱致乃至引爆。所谓网上逻辑,则指互联网的“极化”和“放大”机理。表现为,网下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转移到网上,有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三是现实社会的舆论表达多是在可控空间中运转的,其变数和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传统媒体很多时候能够过滤舆论中的非理性情绪,将舆论议程锚定在理性表达层面;但网络舆论有时会飞沙走石,惊涛拍岸,易于造成非理性情绪的失控。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若把网络舆论简单等同于社会舆论,显然有失偏颇。社会舆论应包括网上的喧哗众声以及网外的沉默声音。那么,如何打捞“网外之民”的声音呢?

  一是须从对网上舆论的单恋中走出来,“网开一面”,自觉倾听网络空间之外的声音。我们素有群众路线的传统,这是执政党用草鞋和布鞋走出来的民心路线,现在需要将其落实到中国的舆论实践中,于无声处听民声,莫被网上的喧嚣遮蔽了视野。

  二是运用科学的民意调查手段和方法,将“失声”的那一半“网外之民”的心声打捞出来。现在形形色色网络民意调查和时髦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很受青睐。这对把握网络舆论乃至中国社会舆论着实有所助益。但不能因我们舆论观上的偏差,使得那些专攻于网络舆论玄奥的技术成为舆论市场上的“专利”。有些看似老土的技术和经验,其实也是管用的,不能直接扔进垃圾桶。总之,“器”是为“道”服务的。不管打捞民意的方法是新还是旧,其目的是为把握复杂中国真实且全面的民意。▲(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舆论 网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接力绝食”是饿不起又要表演的秀
  • 解放日报:从“我就欺负老百姓”说起
  • 新京报:抗违法强拆致人死,能否认定防卫过当
  • 扬子晚报:发4条短信被拘 合不合法须看内容
  • 京华时报:春节放假不应纠结于除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