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悉尼人质事件自拍热与网络时代冷漠症

2014年12月17日03:20  钱江晚报 收藏本文
市民手持智能手机蜂拥而至,案发咖啡馆周边成了自拍热点 市民手持智能手机蜂拥而至,案发咖啡馆周边成了自拍热点

  本报评论员  李晓鹏

  12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一家咖啡馆发生人质劫持事件。悉尼警方围攻咖啡馆与劫持者交火,造成2死3伤,两死者分别为劫匪和人质,伤者多为人质。事发闹市区,又是白天黄金时段,市民手持智能手机蜂拥而至,案发咖啡馆周边成了自拍热点。他们举着手机自拍,上传到社交网络,从照片上看,大多数人都脸上流露笑容,有的甚至做出“V”的手势,完全无视身后的悲剧,仿佛在参加一场有趣的聚会。

  网络时代的到来,放大了冷漠这一人类的劣根性。11月30日,四川泸州小伙曾某,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期间共发出38条微博,每条微博评论转发上千,最后一条微博获得数万条转发评论。用直播的方式自杀,说明对人间还是迷恋的,只不过希望有人看到,希望沟通与交流。然而,类似“你必须死”、“到底死了没有”、“赶紧死”等冷漠的谩骂,最终伴随他走向死亡。

  这实际上是一种网络时代的“冷漠症”。在悉尼咖啡馆门前自拍的澳洲网友病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向网友炫耀自己身处一个重要的现场,从而获得更多的赞,要比身后实际发生的悲剧更重要。自播自杀的小曾病了,因为在他看来,微博上网友的挽留可能比现实中前女友的挽留更重要。在网络留言里对他步步相逼的网友们也病了,在他们看来,在虚拟世界里对一个人的生命进行挽留,哪里比得上破口大骂、发泄情绪更加重要?

  网络时代的“冷漠症”,一方面来自于人类内心深处那种最为黑暗的部分,另一方面,却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社交媒体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给自拍分享提供了工具和平台,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与朋友交流,国内的微博、微信,国外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等平台,汇集了极大多数的全球网民,把世界整合成一个跨越地域、无视时间、不论场合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方便了人们的交往,失散多年的同学、相隔异地的亲人、生意上的伙伴、工作中的同事、有共同爱好的个人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都通过社交网络迅速连接到了一起,通过分享照片、视频以及文字,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转发评论新闻、播报突发事件、交流各种心得,似乎获得了比现实生活中更加深入的社交体验,并渐渐成为习惯。

  网络时代的“冷漠症”,混淆了虚拟与现实,甚至将虚拟空间看得比真实世界更加重要,对真实世界来说,这就是一种空前的冷漠。人们习惯于分享美食自拍,却忘记了请朋友吃饭的承诺;习惯于在微博上转发90岁老人捡垃圾带来的感动,却忘了晚上回家给妈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习惯于晒孩子可爱的笑脸,却不肯抽出时间陪孩子读书;习惯于停留沉醉在这个虚拟的世界,渐渐地忽略了身边的朋友以及现实世界的观感。这种病,对于你我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如果任由冷漠症传播发展下去,现实世界最终将会被虚拟空间吞没,变得冰冷而无情。英剧《黑镜子》第二季第二集“白熊”中,将这种病症带来的最终后果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管多么残暴的暴行,多么悲惨的境遇,围观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手机拍摄、分享,面对求助,没有人愿意施以援手。只要事不关己,就可以一直冷漠地拍下去,分享下去。最后女主角发现,自己也曾经是一起暴行的旁观者、拍摄者、分享者。导演安排这一桥段,正是要说明,这种冷漠最终将伤害每一个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看手机。”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目的应当是增进人的福利。出现“冷漠症”这样的副产品,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随波逐流,自觉或不自觉成为社交网络的奴隶。在网络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不能丢掉人性中善良而光明的一面,虚拟的空间应当让现实的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这才是人类需要的网络时代。

(原标题:悉尼人质事件自拍热与网络时代冷漠症)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悉尼 人质 冷漠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迟来正义的悲喜交织反复冲刷中国
  • 环球时报: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倒下,这谁都知道
  • 环球时报:红色不是“左”,它是中国真正主流色
  • 今评媒:领导人发表文章背后有何门道?
  • 京华时报:悉尼人质事件媒体为何知情不报